10月18日,上午9点,微雨。宜秀区大桥街道眉山村村民苏传国打开电视,电视中传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的画面。
“我家之前是贫困户,这五年来我家变化很大,都是因为有了好政策。”苏传国指着正在直播画面说道,“看,这个有线电视是为贫困户免费安装的,不然我还看不到这么清晰的十九大报告呢。”
苏传国今年63岁,儿子患有智力残疾。早年身强体壮时,他靠着在外打工的收入,维持全家的生计。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2015年,村里为了帮助他家脱贫,专门为他介绍了一份工作,在离家不远的钢管厂做搬运工,一年收入也有2万多。除此之外,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扶贫政策共同发力,扶他走上了脱贫之路。
苏传国算了一笔帐,除去每年搬运工的2万元收入之外,小额贷款每年有分红4000元,食用菌代种每年有2000元,还有儿子的五保金,加在一起收入近3万元。不仅如此,健康扶贫政策帮我们代缴了新农合,免费签约了家庭医生,去乡镇卫生院就诊不花钱。看电视也不花钱。
一项项政策让苏传国一家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政策的红利。对于即将开启的新的五年,苏传国对脱贫和社会保障方面特别关心。
“虽然我已经脱贫了,但条件比其他村民还是弱一些,希望脱贫之路越走越宽,让我们走得更稳些。另外我年纪越来越大,儿子将来的生存我也很关心,希望能有更好的保障政策。”
在眉山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民正观看党的十九大报告,听到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时,村里这五年的发展和变迁也让他感慨颇深。
“过去村集体收入连5万都不到,现在已经达到30万。贫困户从过去73户213人减少到现在17户64人,今年底也将全部脱贫。”在杨民看来,这些变化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扶贫政策带来的项目,过去的荒地搞起了现代农业,焕发新生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解决了眉山长期受限的交通问题;美好乡村建设、棚户区改造等,给了眉山老百姓的更多新生活的期待。
杨民留意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句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复了多次。杨民认为,对于基层工作者来说,也是他们的工作目标。
“党的十九大描绘了新蓝图,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将一如既往为百姓谋幸福,更期待在脱贫攻坚方面有更好的政策。”杨民说。
采访结束时,小雨渐止,天空放晴。苏传国院子里升起阵阵炊烟,“相信十九大后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