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教育“均衡”覆盖城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区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等措施,推动基础教育基本均衡。2013年至今,全市推均工作总投入35.8亿元,新建学校57所,改扩建学校880所,新增学位6.3万人……全市县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无缝对接——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今年9月的新学期一开学,宿松县陈汉乡中心小学就接收了19名由县城转学回来就读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以前选择在城里上学,陈汉乡中心小学校长王秀华说他能够理解。2014年以前的陈汉乡中心小学,操场全是泥巴地,没有音乐、美术、舞蹈等教师,英语课也是由语文老师兼职在上。

  从2014年开始,学校借助校安工程、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计划、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东风,建设完善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等,音乐室、舞蹈室、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之家等功能室也一应俱全。王秀华校长告诉记者,“生源的不断增加和回流,证明学校的变化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更好的教育,是对公平的坚守。在潜山县龙潭乡的谢河教学点,52岁的汪晓东老师没想到,与粉笔、黑板相伴多年的他,现在熟练地使用畅言多媒体教学系统和触摸屏教学软件,甚感欣慰。

  2017年9月18日至22日,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太湖、宿松两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组充分肯定了我市成绩,认为两县完全达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评估认定标准,这也意味着安庆市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提前两年实现全覆盖。

  越来越多的乡村学校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得益于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财政投入最大的单项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计划。

  截至2017年6月底,我市投入资金12.8亿元,校舍改造类项目完工2398个、49.7万平方米;设施设备28万台件套、图书118万册,全部超过序时进度。我市薄弱学校、教师配备、大班额等全部控制在国家标准以下。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2015年出台的《安庆市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意见(2015-2020)》,搭建梯级教师培养平台,培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34人、学科带头人110人、骨干教师716人。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累计有10806名优秀教师参与交流。

  重如千钧——

  “广覆盖”向“有质量”迈进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5年,我市教育发展的步履坚定,始终不懈的,是对公平的执着,对质量的追求。

  近年来,我市在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通过城区名校集团化办学、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城区优质学校结对贫困村学校等方式,推进基础教育从基本均衡向质量均衡转变。

  安庆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城区义务教育阶段零择校、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等措施,推动基础教育基本均衡。去年,我市共投入7.3亿元,新建76所学校、幼儿园,购置23.8万台套设备、19.7万册图书、11.3万GB数字资源,375个贫困村小学和教学点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与此同时,推进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597所农村教学点建设在线课堂,实现教学点全覆盖。在完善硬件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教师力量的倾斜。

  安庆市实施“一托二”、“一托三”教育帮扶工程,每所城区和中小城镇优质学校结对1-2所贫困村学校,促进“资源共享、教师互派、学生互动”,并在全省率先推进校长教师交流,每年交流比例不低于10%,力促师资均衡。2016年,我市城区共组建安庆一中、安庆四中、高琦小学、墨子巷幼儿园等13个教育集团。我市还以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安庆四中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迎江健康路小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测量、华三小开发“红领巾银行”,桐城文昌石板小学开展“夜思”和“晨诵”活动。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在十九大报告勾勒的教育发展蓝图指引下,我们深信:孩子们能通过“有质量”的教育而成为更好的自己,不断夯实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基。

  贯彻落实——

  向“基础教育名市”迈进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

  扎实的“数字”为我市教育改革发展注入底气:2013年至今全市推均工作总投入35.8亿元,新建学校57所,改扩建学校880所,新增学位6.3万人,新增校舍面积69.5万平方米,新增体育运动场馆面积237万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8071间,新增教学仪器设备4.1亿元,新增图书417万册,新增计算机5万台,新补充教师3981人,交流教师校长10806人,我市县域内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群众满意度越来越高。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未来五年,我市将围绕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基础教育名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成技工大市等目标,健全从学前到大学教育体系,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严格落实学生资助制度,完善义保机制,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大力实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布局、科学建设农村学校,扩大城市新城区、县城和中心城镇教育资源,推动名校集团化办学;稳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积极应对新的高考招生政策,尽快部署走班教学、建设学科教室,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新方案、新标准,开发校本课程。继续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综合评价报告作用。

  实施学前教育三期行动计划,到2020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74所;新增省市一类幼儿园15所左右;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力争达到90%,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出台《安庆市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实施高中攻坚计划,加快学校布局调整,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建成安庆一中龙山校区。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关键词: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