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黑木耳挂起来 脱贫路跑起来

  现代农业名堂多 木耳挂在半空中

  黑木耳长在一串串挂在空中的圆柱形“小灯笼”上,这是搞什么名堂呢?

  12月13日,在怀宁县江镇镇新合村,记者就见到这样的新鲜名堂——在该村的木耳大棚内,记者看到一串串挂在空中的圆柱形“小灯笼”,稍一细看,原来是木耳菌棒。记者数了一下,这里的木耳菌棒都是8个为一串,被挂在大棚钢架上,每个大棚有3000串。这样算下来,一个棚就是24000个菌棒,难怪看起来蔚为壮观。

  这是今年新合村新引进的栽培模式——挂袋木耳。

  负责项目运营的怀宁县泉新家庭农场负责人董满荣告诉记者,在栽培过程中,这些“小灯笼”可不是挂起来就行了,技术员还需要每天对它们进行温度、光照、水分的调控,以适合木耳生长。“这个木耳在整个栽培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绝对是无公害产品。”

  “最明显的优势是不占地方,这样一串8个棒,相当于1个菌棒占的地提供了8个菌棒的产量。不仅产量高,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再者,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可控,木耳生长速度也就可控,木耳的品质也就更好了。”来自黑龙江的姚树岐,是该基地专门请来的技术人员,多年从事技术推广工作的他,对于这项技术的应用十分清楚。“为了木耳能有更好的品质,我们这里菌棒也用的是来自来榜镇深山的天然无污染的桑枝。”

  黑木耳“开挂” 脱贫加速度

  13日下午五时许,新合村下起了大雨,乌云笼罩着群山环绕的新合村。在棚内,则是一幅忙碌的景象,采摘木耳的人们浑然不觉棚外的变化。

  “你看这地上多干净,脚上都沾不到土,更别说泥了。”新合村贫困户方书兰也是其中的一员。她说,在木耳基地上班,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就算不是天天有活,一年拿到万把块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和方书兰一样,在木耳基地务工的贫困户还有6户10多人。

  当然,贫困户依靠木耳基地加速脱贫、致富并不只有务工这一种途径——有11户贫困户筹资1000元入股,每年能有600元的收入;木耳基地还帮22户贫困户每户代养6000棒木耳,每户每年能有2400元的收入。

  “加速度”还体现在江镇镇脱贫攻坚发展产业的效率上。据新合村党支部书记何承龙介绍:这一木耳基地,今年7月开始征地、建大棚;今年10月初,从来榜镇桑枝木耳育棒基地购入菌棒。11月初,基地就生产出第一批成品优质桑枝木耳,迄今已产黑木耳干品12000多公斤。“截止目前,已经有挂袋木耳大棚10个,近4000平方米,挂菌棒24万个;此外还有晾晒棚3个700平方米。整个项目已经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其中扶贫项目资金102.5万元。按照目前的情况,这个木耳基地年产值能达到150-180万元。”

  “基地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村集体也能每年最少获益10万元。”何承龙说,对于新合村这个即将出列的贫困村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集体收入。

关键词:黑木耳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