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安庆“答卷”

  ●经开区新区聚力打造6平方公里的汽车城,未来能够容纳50万辆规模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配套产业发展

  ●实施沿江东路改扩建工程,打通外环北路与环城西路连接线,启动中兴大道高架工程

  ●统筹集贤关片区与经开区西片开发,引导建设主题公园及关联产业板块

  ●聚焦文商旅融合发展,加快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

  ●继续改造棚户区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180万平方米,完成城区“五化”工程

  ●安庆石化加快建设化工型炼厂转型发展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高歌猛进

  ●筑梦新区、市经开区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不断

  2020年,城市能级实现全面提升!

  2035年,城市初具现代化,综合经济实力走向全省前列!

  2050年,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

  一个个阶段性的目标明确,安庆在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征程中,崭新的城市画卷正徐徐展开。

  脱胎换骨

  基础设施建设步步为营

  从外环北路、湖心中路等骨干道路89条新改建完工,到中兴大道快速化改造、沿江东路改造等工程提上日程,城市交通更加畅通;

  从市高新区过审、筑梦新区的落成运行,到市经开区新区、高铁新区、人民路历史文化街区、集贤路片区呼之欲出,城市布局更加系统科学;

  从康熙河景观建成开放、新建改排水管网200多公里、改造易涝点54处,到秦潭湖、神灵潭等城市公园等列入规划,再到近500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持续推进,城市宜居更加显现。

  ……

  大建设蹄疾步稳,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向我们迎面走来。

  经济要腾飞,城市交通必须先行:

  2018年,我市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推进公铁水空互联互通:着手启动安庆北高速互通、海口长江公路大桥的前期工作,认真谋划主城区至高铁新站、高铁新站至新机场的快速通道;完成五里庙港和长风港一期升级改造,启动长风港以集装箱码头和滚装码头为重点的二期建设,开展皖河新港区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安庆西高铁枢纽站,规划和预留长风港、皖河新港的铁路专用线;完成天柱山机场航站楼和停机坪改造,推进新机场建设的前期工作。

  建成城市道路的外环内网:实施沿江东路改扩建工程,打通外环北路与环城西路连接线,开工建设中山大道东段,建成独秀大道三期、天柱山大道东段,完成沿江路西段等道路建设,启动中兴大道高架工程。

  ……

  城市空间结构得到系统谋划,产业集聚、组团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

  在产业新片区布局上,按照主城区副中心的定位,编制完成高铁新站区总体规划,适时启动5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打造知识密集型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基地;坚持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原则,完善高新区山口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在4平方公里起步区内,集聚发展医工医药产业;以经开区新区为载体,聚力打造6平方公里的汽车城,使之成为未来能够容纳50万辆规模新能源汽车生产及配套产业发展的集中区;坚持“多规合一”,着手谋划大观区、高新区、安庆石化协同协作发展的皖河片港城一体化产业新区;统筹集贤关片区与经开区西片开发,完成片区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建设主题公园及关联产业板块……

  同时,在这个有“史”的城市里,特色文化街区开始着力打造。

  聚焦文商旅融合发展,加快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基本完成“四街一点”改造,开工建设滨江片区,城市建设者们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奋力前行。

  年底前,人民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连片开发将完成部分街区升级改造。人民路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823亩,其中核心区范围为人民路以南、建设路以西、沿江路以北、龙山路以东,总占地面积约522亩。年内将开发倒扒狮连国货街和四牌楼街,确保2019年春节前试运营。

  以人民为中心,是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2015年至今,我市累计完成了4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529.5万平方米、32390套,数以万计的群众改善了居住条件。

  “我家之前就在一楼,是老宿舍楼,房子老、条件差,最头痛的是大雨小雨都会淹。”曾经居住在华中西路北三巷的居民王荣告诉记者,“住了几十年了,一直想换,但是我们工薪阶层没有那个经济实力。通过棚户区改造,我们在东部新城买了商品房,过上了安居生活。”

  华中西路北三巷积水问题由来已久,是我市内涝最为严重的四个积水点之一。华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双林说:“这里的积水问题无法通过工程手段解决。管道老化、年岁久远,有些地段根本没有管道,而且房屋密度很大,无法施工。”去年,该处棚户区改造启动,包括王荣在内的800多户居民全部搬离,历史顽疾彻底根治。

  今年,我市将继续改造棚户区5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180万平方米,完成城区“五化”工程;同时,以河湖连通为重点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实施好道桥、涵闸、泵站工程,加快“一纵两横”水系综合整治;推进石塘湖入湖河流治理、老城区河沟生态清淤,实施“四湖两河”截污工程,完成花亭、十里大沟等水体整治;启动秦潭湖、神灵潭、张湖等环境改造;新改建城市绿化200万平方米……

  一年又一年,在奋斗中,城市梦想一点点兑现。

  转型升级

  产业跑出“加速度”

  产业决定着城市的经济命脉。

  作为一座化工城市,推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安庆石化正在加快转型,计划投资百亿元,建设化工型炼厂转型发展项目,创建安全绿色城市型炼化企业典范。

  安庆石化炼油综合能力现在为800万吨/年。转型发展项目通过重油加工装置结构调整,以新建重油催化裂解装置为核心,实现重油向低碳和芳烃的高效转化,减少汽柴油产量,多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等化工原料。

  项目的如期建成后,将在产业带动、环保提升、效益增长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化工原料及产品大幅增加将有力地带动我市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一大批中高端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及精细化工企业将应运而生。

  安庆在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基地的道路上加速疾驰。

  新建装置排放设计标准提高。炼油装置SO2、NOx年排放量减少9.7%、6.6%,污水处理场总排水量不增反降。化工型炼厂转型发展项目总投资约110亿元。一期投资估算66亿元,建成后年营业收入约500亿元,利润约40亿元;二期投资估算40亿元,年营业收入约600亿元,利润总额60亿元。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在加速发展。

  今年1-3月份,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生产的11180台IEV6E型新能源汽车从安庆发出,销量在全国同类车中排名第二;

  跃迪年产20万辆新能源纯电动汽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投产;

  总投资5.5亿元、年产电池包总成2万套的经开区赛富环新电池包项目产销两旺……

  今年以来,安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跑出“加速度”。

  江淮汽车安庆分公司总装车间里,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不到4分钟的时间,一台整车组装完毕。2017年,该公司经工艺验证贯通、产能爬坡、全面达纲以及系统突破等四个产能提升阶段,生产能力已稳定达成至17台每小时,是去年同期的近3倍。目前,公司已具备单班月产3500辆的整车生产能力。

  刚刚过去的3月份,公司单月生产销售4115台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创投产以来新高,在全国同类产品中销量排名第一。

  续航里程达到310公里每小时,车型更加时尚动感,新增冷却系统、行人警报控制器,应用车联网……

  在提产能的同时,江淮汽车研发的IEV6ES型新能源汽车也在本月顺利投产。“本月计划生产400台,IEV6ES也将成为我们今年的主打产品。”公司业务主管柯勇说。IEV6ES以外,续航里程达到255公里每小时的IEV6El型新能源汽车也将在下月投产。

  今年,我市将依托江汽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引入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和电池、电机核心配套企业,组织申报新能源汽车独立生产资质,全年实现年产5万辆目标。

  在市经开区,跃迪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目前,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米的冲焊联合厂房主体施工已完成80%,总装车间主体施工已完成15%。预计年底土建主体全部完工,设备完成安装,并进行试生产。建成后,该项目将达到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能力,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

  下一步,我市将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协同,通过企业股份制改造、基金手段支持、产业政策支撑,主攻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共享化“四化”方向,争取在2020年实现产能由5万辆提升到20万辆、产业链产值由50亿元提升到500亿元的目标。

  体制破冰 让创业创新梦想起航

  这里是梦起航的地方!

  唯有改革,才能创新!

  唯有破冰,才能前行!

  这是两个不同的园区,一个横空出世,敢闯敢干;一个破茧成蝶,重获新生!

  2017年4月,《安庆市筑梦新区总体方案》正式出台,安庆“全创改”“试验田”棋子落定,同年5月26日,筑梦新区正式开园。

  一年来,站在新时代这个关键历史交汇期的潮头,着眼“四新”经济,筑梦新区致力于打造创新创业新平台、产业引导新基地、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探索着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的新路子。截至4月20日,筑梦新区已入驻“四新”经济企业118家。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部经济企业19家,新业态项目46个,科技孵化项目38个,金融配套服务企业15家。高精尖新型企业纷至沓来,为筑梦新区集聚发展新动能。

  城市的另一头,市经开区新区的体制机制改革也在悄然推进,实施六大举措,最大程度释放园区活力。从3月中旬起,市经开区新区面向全国公开招聘、向全市公开遴选人才。本月底前市经开区新区将完成改革事项,人员全部到位。下放审批权、大部制改革、创新人事制度……以强区扩权为方向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在经开区迅速落地、启动实施。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为改革者们的共识。

  为做好人才文章,筑梦新区采用七级雇员制创新人事制度,出台并兑现各项人才激励政策,嫁接前沿科技、金融、资本、市场、人才等各类资源,建立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分工平台,畅通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的渠道。

  筑梦新区管委会一部分工作人员是从市直机关和事业单位抽调组成,另一部分工作人员经社会化公开招聘择优录取。所有工作人员统称雇员,全部纳入七级雇员制管理。所有雇员实行双向选择,能进能出;双向互动,能上能下。每年底,由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测评。

  “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放手去做;工作量大了很多,但却多了闯劲和干劲。”筑梦新区管委会法务行政部雇员周倩倩说。

  无独有偶,在市经开区新区,一场关于选拨人才的战役也在硝烟四起!

  根据改革方案,市经开区新区六大改革创新举措主要分为体制变革、机制创新两大部分。其中体制变革包括管理体制创新、组织体制创新和财税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包括考评机制创新、分配机制创新和用人机制创新。

  改革后的市经开区新区内部推行全员绩效考核,构建考评与绩效工资、评先评优、奖励激励等挂钩体系。根据上级考核事项以及年度“重、亮、难”点工作编制年度KPI考核指标库,设立区、局、个人三个层级联动化KPI考核指标体系,涵盖289项工作指标,分级分类、层层分解、到岗到人。编制56个一至三级雇员岗位,178个四至七级雇员岗位竞争上岗要求,推行全员聘任(用)制和七级雇员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通过公开招聘、干部交流、人才引进等方式,构建多通道职位体系,实现园区高度的用人自主权。

  未来3-5年内,市经开区新区将引进人才59人,为打造一流开发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

  不论在筑梦新区,还是市经开区新区,如何使企业工作者在这里创业、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成为改革者们思索的方向!

  筑梦新区不设政府职能部门,仅设法务行政部、企业服务部、科技创新部、金融发展部、党务纪检部五个部门。“除了对企业落户所需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提供‘保姆式’服务外,在企业落户后,我们还主要为企业的日常办公提供全程服务。”筑梦新区企业服务部雇员张智说。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创业辅导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筑梦新区;人才公寓投入使用;免费WIFI覆盖全区;健身场馆、自选餐厅、京东便利店等生活配套日臻完善。

  为更好满足企业金融服务,筑梦新区引进基金公司、会所、律所、财务公司等配套服务机构,将在文苑路沿路设立金融集中自助服务区,引入证券、基金公司进驻,打通企业服务便捷通道。

  目前,筑梦新区已有无人驾驶、海工装备、大数据、物联网等“四新”企业和项目118家入驻新区,吸引各类人才1000余人,引进“千人计划”人才1个。筑梦空间获省级备案,AI产业获省高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德信合力公司获批工信部“中德工业4.0智能制造实训基地”。 初步形成了以景驰无人驾驶、昊元安通化工救援机器人、美捷威通床型看护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产业;以威亚新材料、钰友自动化机械、金田尼龙为代表的“总部+基地”新模式,以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传统工贸企业的促进传统工贸企业转型升级新模式。

  市经开区新区的体制机制创新更进一步。对原有内设机构进行整合,保留9个部门、新增(合并)4个部门。在原有147项各类权力事项基础上,接收下放其它各类权力事项83项,刻制“2号”行政印章,成立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做到“一口进出、限时办结、并联办理、闭环运行”。机构整合后,将逐步集中行政许可权,内部形成“审管分离”模式。通过“互联网+行政审批” 实现一窗式受理,一表式申报,一章式审批和一网式办件,提升服务效率。

  一个城市建设不断完善,经济快速转型发展,体制机制日渐优化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正悄然崛起在皖西南的大地上!

  风正帆悬正当时,在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征程中,安庆用行动奏响新时代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