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外环北路。 记者 徐火炬 摄
外环北路上车流不息,它是我市迄今为止投资体量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
“大环卫”让城市整洁干净,它用“首都标准”推动我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序列;
污水厂网一体化建设、新能源充电桩运营、静脉产业园启动,一个个PPP项目正在改变这座城市。
从城市建设到城市管理,再到城市环保……PPP模式在安庆,从全国率先的高起步,在摸索中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PPP模式让安庆“强筋健骨”。
为一个项目
一个部门悄然设立
2015年7月,一个新的部门在市住建委悄然设立,它挂上“PPP办公室”的名字,时任城建办副主任牛正军成为这个部门的负责人。
它的成立,是为了一个项目——外环北路PPP项目。
时间再倒退半年,2014年底,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中心正式获批,成为“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改革举措的第一责任部门。
PPP模式是一种公私合作模式,是指在公共服务领域,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对价。
这种模式,对于基础设施亟待改善、财政力量薄弱的安庆是难得的机遇。
“当时这个部门,在全国城建系统都是没有的,我们之前也是由城建办具体落实外环北路PPP项目,专门成立这个部门可见市里的决心和重视。”牛正军说。
虽有决心和态度,但全国对这种模式多的是观望和质疑,没有先例去借鉴。
“我们不停地去学习,去国家和省有关部门问计问策,找国内外专家学习理论,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牛正军回忆着,一次次地测算成本,一条条地完善协议,一遍遍地修订实施方案。
从2015年6月到2016年9月,再到如今,外环北路从开工建设,到竣工通车,再到如今车流不息,投资近20亿元让它成为安庆迄今为止投资体量最大的市政工程,在安庆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金从何而来?速度如何保证?质量如何保障?
外环北路项目中与政府合作的社会资本是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它与市城投公司组合成立安徽京建公司。根据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建设期2年,运营期11年,共合计13年,项目建设期内,市政府不支付任何费用;项目运营期内,市政府须按照PPP项目协议的约定,每6个月向项目公司支付一次可用性服务费。
同时,外环北路作为全国首个纯公益性市政道路PPP项目,被国家财政部列入全国7个典型示范案例,并列入第二批示范项目,并被《人民日报》评价为“一条开先河的路”,被光明网誉为安庆“最美风景路”。
从1个到30个
安庆建管新模式开辟
2016年9月份,市住建委原来的“PPP办公室”调整到市重点局,成为“城市建设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办公室”,继续对我市PPP模式运作提供指导。牛正军也成为该办公室主任。
随后,市城管局来了、市环保局来了、各县(市)区也来了……登门者络绎不绝,外环北路项目之后,污水厂网一体化项目快速落地,市级的新能源充电桩项目、城区环卫一体化项目、静脉产业园项目依次落地,各县(市)区因地制宜的PPP项目也纷纷落地。
包括市本级5个项目在内,全市实施的PPP项目达到了30个左右,它们共同开辟了安庆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
2018年5月26日,距离外环北路竣工通车已经1年8个月了。
作为建设运营单位,安徽京建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薛英龙和14名员工仍留守在安庆,直到9年半后运营期满。薛英龙介绍:“我们主要是运维管理8个方面的职责,包括项目回款、道路巡查、路产维护、道路维修、环境卫生、绿化养护、设备养护、应急处置。”
“我们重点局会组织市政、园林、交警、环卫等部门一起根据对应指标进行考核打分,指标非常具体和量化,比如道路裂缝、地下管网淤泥深度等等。”牛正军介绍,打分每季度进行,政府依据打分支付费用。
这和以往市政道路的管理大不相同。
“以往要支付建设单位95%以上的费用,保修期一般为两年。竣工之后,园林绿化、公共设施、道路维护分别交付对应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牛正军说,而外环北路在建设期间是不支付任何费用的,进入运营期后才根据考核支付费用,正是因为对资金的把控,倒逼企业注重施工速度和质量。
这种管理上的优越性在城区环卫一体化项目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2017年1月份,北京环卫集团全面接手我市城区环卫作业,服务内容包括综合清扫保洁、各类垃圾清运、公厕管护及化粪池清掏、停车及市容管理、垃圾分类试点5大类16个子项目。
为加强对作业质量的监督,当年9月,市城管局制定《安庆市城区环卫一体化考核暂行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日检查、月考核、年总评”,同时引入社会考评机制,按照考评得分核发服务费,如果得分连续两年低于70分,将终止PPP合作。
严格的考核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效率不断提升。
从纯公益性到经营性
安庆风格已然成型
然而PPP模式并非一本万利、后顾无忧。
自去年以来,财政部对PPP项目进行集中清理和“红线”锁定,在清退1.8万亿元投资额、1695个项目的同时,明确要求“统筹评估和控制PPP项目的财政支出责任,每一年度需要从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PPP项目支出责任不超过一般公共预算的10%”。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用有限的预算撬动最大化的社会资本?如何高效利用PPP模式推进利民工程成为新的考题。
从2015年我市首个PPP项目——外环北路项目的落地,到随后污水厂网一体化项目的实施,再到如今新能源充电桩项目的运行,面对政策收紧,PPP模式在安庆走出一条从纯公益性项目到准经营性项目再到经营性项目的安庆风格。
简单而言,按照项目收入能否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来区分,完全覆盖是经营性,部分覆盖是准经营性,没有收入的是公益性。
“我们的外环北路、环卫一体化都是公益性项目,也就是说项目没有收入。”牛正军说,污水厂网一体化可以从污水处理中获取一部分收入,是一个准经营性项目;而新能源充电桩则基本能实现收支自平衡,是一个经营性项目。
其中,污水厂网一体化项目合作期30年,合作期内按照PPP项目协议的约定,市政府定期向项目公司支付政府购买服务费,回报中选的社会资本提供的污水处理服务、污水管网可用性服务和污水管网运维服务;新能源充电桩项目,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与第三方充电设备建设公司开展合作运营,由中选的公司组成联合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和运营,政府在用地、用电、收费等环节给予优惠政策。
在外环北路,在污水处理等级的提升中,在洁净的市容市貌中,在即将启动的危险废物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中,从全国率先的高起步里脱胎而出的安庆风格已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