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有效应对短时强降水

  6月1日,我市进入主汛期。此前在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市气象局预计,我市今年汛期降水较常年偏少,但是极端恶劣天气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呈多发趋势——

  进入主汛期,尤其是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这个时间段,短时强降水在我市易发、多发。短时强降水,来的急、降的猛,同时伴有雷电大风,极易诱发山洪、地质灾害及城镇局部内涝等次生灾害,容易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市气象局负责人表示,综合国家、省、长江委等各方分析,虽然今年我市汛期预计降水较常年偏少,但是极端恶劣天气尤其是短时强降水呈多发的趋势。

  5月份的三次短时强降水

  根据市气象台提供的数据,进入5月份以来,我市共发生了3次强对流天气所致的短时强降水。分别是5月16日至17日、5月18日、5月25日。

  5月16日深夜至17日凌晨,我市发生了局部强对流天气并导致短时强降水现象出现。雨带主要位于岳西、桐城、潜山三地的北部,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岳西县黄羊一带,达到55.8毫米。最大风力出现在桐城市石窑一带,达到12级。

  5月18日下午,我市发生了全域性强对流天气并导致短时强降水现象出现。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岳西县黄尾一带,达到80.9毫米,最大风力出现潜山县龙湾一带,达到11级。市区最大小时雨强达到33.5毫米,最大风力达到10级。

  5月25日下午,市区及怀宁县发生了强对流天气并导致短时强降水现象出现。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怀宁县邓林一带,达到76.7毫米。最大风力出现皖埠水库一带,达到10级。市区最大小时雨强达到50.8毫米,最大风力达到7级。

  短时强降水破坏性极大

  根据国家气象局给出的定义,凡是小时雨强达到20毫米以上,即称之为短时强降水。短时强降水极易诱发山洪、地质灾害、城镇局部内涝等次生灾害,极易导致中小河流、小水库水位迅猛上涨,破坏性极大。

  4月22日凌晨,岳西县包家乡5小时内降水量达到174毫米,引发了1起小型崩塌地质灾害。5月18日下午,市区短时强降水所伴随的10级大风,掀翻了宜秀区罗家湖一家水产养殖公司的一艘铁驳船。

  “短时强降水,因为急、猛的特点,极易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市国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处于大别山区南麓,地貌结构多元、地质环境复杂,易发地质灾害区占全市总面积2/3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1054处。其中,崩塌530处、滑坡257处、不稳定斜坡231处、泥石流28处、地面塌陷8处;险情等级大型的1处、中型的8处。

  “短时强降水,可能导致中小河流和病险水库短时间内水位猛涨,对防汛造成巨大压力。”市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市还有50座小水库亟待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方面,尚待治理的长度占到应该治理长度的60%。

  “短时强降水,多伴有雷电大风,对全市水上交通、高空作业影响很大。此外,短时强降水所致的局部积涝影响道路交通,容易诱发交通安全事故发生。”市安监部门负责人表示。

  多措并举防范短时强降水

  有效应对短时强降水,备战首当其冲。5月10日,市长陈冰冰在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尤其要预防反常规、非典型、小流域、突发性情况,始终绷紧防范极端天气造成的大汛、洪涝等险情这根弦。”

  进入汛期以来,市防指要求全市各级责任人到岗到位,密切关注市气象台发布的短时预报和实时预警;严格值班制度,加强部门联动;做好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切坡建房、小水库等重点区域防范工作,加强巡逻查险;保障信息畅通,及时转移受威胁区域人员。

  市城防指完成防汛排涝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接入数字城管信息平台的工作,实时采集城市易涝点、道路、泵站、排水闸口等图像和水位信息。市区主干道近2万座雨水窨井也已进行全面清淤,并开展防汛排涝应急演练。

  市山防指此前已向全市各级各部门发出指令:全面消除隐患或主动避险,充实物资储备;全方位排查,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强化预警预报,提高雨情预测预报能力;临灾避险,应急专家队伍与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做好待命准备。

关键词: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