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动态 >

汤泉:百年古寨传唱古韵新风

  在皖西南大别山太湖县花亭湖湖畔上游,盘山公路蜿蜒而上,隐秘着一个被数座古色古香建筑群守护着的美丽乡镇——汤泉。“华东第一泉”汤水湾温泉从此流出,“万亩板栗园”将醇香美味传至四方,“忠、孝、信、义”的老祖宗训诲诲人不倦传唱几百年,数百名名校英才以此为根走向国际……

  如今,汤泉乡立足生态与人文的天然合一,不断挖掘古寨历史文化积淀,着重打造蔡氏文化、名人故居文化、特色民俗风情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体系。这里的老街老屋老古训正在叙说着一个百年历史古寨走进新时代的故事。

  古寨巧妙隐秘在青山绿水间

  汤泉最让人赏心悦目的,当属那些讲究天人合一的古老寨子。

  据该乡文化站站长赵国勤介绍,以蔡氏祖先命名的“蔡家畈”古民居建筑群始建于康熙二年殷氏后代呈禧公,至清末初已有300多年历史,现存古屋650余间,均为土木结构,飞檐翘角。

  蔡畈的建筑是按八卦而建,背靠天柱余脉,上有黑狮看岭头,下有黄龙锁水口,南有金山文峰对,北依翠竹伴书香。青石垒岸,小河环绕,经纬交错,坎上坎下民居相连,户户相通,青砖、小瓦、马头墙古朴而典雅,以当地自然生长材质坚硬防腐性强的槠树做立柱、大梁、驮梁……无论是建筑结构、色泽,还是居民生活方式,古村落都成了大山中最精妙的点缀。

  与其相邻的龙潭古寨至今也保存着400余间古建筑,其村落布局、巷道、外形、水系完全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居住理念,祠堂、吊脚楼、社屋、牌坊、石桥恰如其分镶嵌其间。穿过松林竹海、曲径通幽、飞泉翠竹,小溪穿村而过如玉带环绕,青灰色的麻石道随着地势高低起伏,颇具明清建筑风格的天井、院墙依稀可见。一窗山,一帘梦,置身其中,恍若在一幅山水画中。

  “村倚溪山岚翠浮,丹青画里隐民居。”这里隐秘的寨子还有很多,鸡公寨、屏风寨、狮子寨、斗岭河、七里庵……一寨皆是一景,多的是古人用智慧堆砌的和谐美以及你不经意间的惊叹!

  阡陌乡间传承古墨翰香

  这是一处文化积淀异常深厚的福地,除了古寨留下的“天人合一”建筑艺术之美,还有颇为昌盛的书香文化——蔡氏祖训、八士畈、南冲“太史第”、大量的名人故居……

  据史料记载,这里的先民多从徽州、江西等地移民而来,备受宋、元、明、清代程朱理学浸润,耕读传统由来已久,此处自古就有“书香门第、风雅之乡”的美称。

  “蔡家畈”殷氏族人颇爱吟诗作对、书法艺术、唱山歌。如今的蔡家畈,依然家家户户翰墨飘香,兴头起了,村子的稻场上便搭起了高台、挂起了彩门,牧童樵叟争相献技,歌颂新时代新生活,“赛诗台”历来是蔡家畈最独特的风景。

  “汤泉的文化底蕴还体现在散落在此处的大量名人故居。”金鹰村80多岁的殷阮东老人介绍说。

  “太史第”是清朝进士雷天铎先生故居。太史第历经300余年,承载着数百年雷氏家族270多位秀才、贡生、举人、进士的荣耀。

  八士畈有号称民国时期太湖“三支半文笔”之一的李西溟的故居。据史料记载,李氏读书人很多,或朝或野,或贤或儒,相爱相助,为忠为孝,表现卓然,深受乡人敬重。

  龙潭寨有咸丰年间文武双全的七品顶戴文林郎斯荣卿先生的老宅;蔡家畈有前清举人殷良弼和女届先驱殷翠和的故居,更有中国共产党太湖县组织主要创始人之一的赵书元先生的故居……

  深挖文化根基 乡愁旅游正兴盛

  隐没在大山深处的古村落,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厚重的财富。幸运的是,国家已经相继投入近千万的资金对部分古村落进行修复,一个具有文化价值和旅游潜力的古村落乡镇正在蓄势待发。

  “古寨风情山水交融的自然景观,以及徽派民居、胡氏宗祠、五福桥、太平天国遗址等人文景观都已经被我们挖掘成册,我们还有优质野生茶、洋桃、板栗、蛇脚菜等丰富的特色正宗山货,近些年,来我们这儿体验乡村游的客人越来越多啦!”龙潭寨村主任斯家松自豪地说。

  “我们鼓励社会融资,弘扬我们的诗词、书法、山歌、礼记等传统文化,逐步建设完善影视、写生基地,打造皖西南最大乡俗文化馆,坚持走精品乡村旅游之路。”金鹰村党支部书记殷响东坚定地说。

  如今,汤泉古村落已经逐步整合了历史、人文、风光以及民俗等众多资源,成为了一个集乡村餐饮、民俗体验、历史传承等多位一体的乡村旅游资源体系。

关键词:汤泉古寨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