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一条路打开脱贫致富门

  “户耸云霄眼观四海,衢连天下心系九州。”这是宿松县北浴乡滑石村进村道路牌坊上的对联。近年来,农村道路畅通工程使该村道路“由窄变宽”、“由线成网”、“由通向好”,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

  滑石村位于宿松县西北边陲,地理位置偏僻,平均海拔600米,距离县城45公里。交通不便一直阻碍着该村的发展,阻断了与外界的交流。

  “过去,只有一条狭窄的山路通往外界,而且这条山路路况差,急弯多,大型车辆难以通行。困在大山里的滑石村村民只得望山兴叹。”滑石村书记汪爱学说。可如今,你来到滑石村,迎接你的是一条宽敞的水泥路,路好走了,村民的生活也变好了。

  眼前这条水泥路,是2013年,当地政府投资624万元,修建的通村通组公路,公路全长15.6公里,通到村民家家户户,祖祖辈辈走山路的村民们,终于走上了水泥路。

  一条水泥路,燃起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

  “以前交通不方便,只得靠肩挑的方式去收芭茅毛,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如今路修好了,方便多了,我骑车到各家各户去收,还收到湖北蕲春县去了。”这几天北浴乡滑石村村民朱文华特别高兴。

  因残致贫朱文华一家主要收入,靠的是收割荒山上的芭茅毛进行手工加工,做成笤帚卖钱。以前,到一趟镇里要走两个多小时。

  虽然丰富的资源,但滑石村却是个贫困村。村子位于半山腰,进出都是坡,产业进不来,全村2055人,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传统作物。由于村集体没有积累,50公分通村土路,使贫困挥之不去。

  “每到丰收年份,老百姓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土特产品,听任上门收购的贩子压价。有些村民尝试自己往外运,因为路面坑坑洼洼,颠簸得厉害,费时费工,只好作罢。”回忆往昔,村书记汪爱学一肚子苦水。

  改变从5年前开始。道路畅通工程改变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如今19个村民组实现了“组组通”。

  交通方便了,收购的原材料多了,朱文华就扩大生产。2016年,他利用小额扶贫贷款在江苏省镇江市办起了一个笤帚加工作坊,将收购的原材料用大货车运到那里加工后进行销售。

  朱文华告诉记者,他的笤帚在江苏省镇江市非常受欢迎,一年要做一万把。去年一年,他靠手工笤帚赚取了十万元的纯收入,顺利脱贫。现在,朱文华建起了新房,而新房能够建起来,靠的还是村里新修通的公路。

  道路好了。村民依托当地资源,开始大规模种植茶叶。“这条路修通了过后,原来茶叶几块钱一斤,现在卖到几百块钱一斤,现在不但不用出去销售,人们开车到我们当地来买,这个效益是增加了好多倍。”滑石村村民朱祥火说。

  村民们富裕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带活全村经济发展。2016年引进绿色同盟专业合作社流转芭茅山2100亩发展油茶产业;投资50万元,做优做强茶叶产业,利用富达茶叶合作社,并购茶园120亩,改造茶园50亩,全村优质茶园达980亩。村集体收入一下子达到10万多元。2017年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41%。

  产业兴了,村民富了。滑石村悄然发生变化只是宿松县的山区村庄的一个缩影。这几年,宿松县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该县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高峰介绍:“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要求,全面实施通畅工程、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等公路建设项目,2016-2018年全县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总规模1557.6公里,总投资11.3亿元。”

  “当前,脱贫攻坚激战正酣,畅通农村发展的各条‘毛细血管’,将进一步激发农户发展思路,这条进村公路,拓宽了村民的脱贫路、打开了致富门。”

关键词: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