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丰收的好时节。
这是奋进的新时代。
2018年9月27日,一座城,一个剧种,再次吸引千万人目光。
黄梅戏《邓稼先》剧照。 江胜 摄
由文化和旅游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非遗司、安徽省文化厅和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将在“黄梅戏乡”、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开幕。
这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后的一届黄梅戏艺术节,这是在新时代黄梅戏艺术的第一次集中绽放,这也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深情献礼。
此时,离第七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开幕已经过去整整三年。
黄梅戏《老支书》剧照。 王利他 摄
“三年一大节”,如约而至的不仅仅是一场黄梅戏的盛会,更是三年来安庆潮起奋进、黄梅戏繁荣发展的硕果展示。
三年来,安庆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积极构建产业新体系、打造美好大宜城,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创新打造“四新经济”,从全省率先实施“林长制”到岳西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从棚户区改造到“一湖九河”治理……你将看到一个新颜新貌、朝气蓬勃的“新安庆”。
三年来,朝着“繁荣地方戏曲 打造‘有戏安庆’”的目标前进,承载着全国唯一的“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和“中国黄梅戏发展基地”的历史使命,安庆戏曲传承发展走进新的春天。从连续三年出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到将《黄梅戏保护和传承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从启动打造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到韩再芬摘得黄梅戏首个“二度梅”,从黄梅戏新剧频出、新人辈出到“戏曲进校园”实现全覆盖……你将看到一个梨园璀璨、戏韵正浓的“有戏之城”。
这样的“新安庆”,这样的“有戏之城”,必将为你带来一个充满惊喜的黄梅戏艺术节。
黄梅戏《燕子归时》剧照。 江胜 摄
这个艺术节,聚焦时代主题。5省16市29家剧团31台剧目申报参演黄梅戏新创优秀剧目展演,经过遴选,确定19台正式参演剧目和7台贺演剧目,申报剧目数创黄梅戏艺术节历史新高。演出的新创剧目大多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观照现实生活,目光投向英雄模范、精准扶贫、家庭美德、基层党建等领域……艺术节将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主线,充分展现黄梅戏传承发展最新创作成果。
黄梅戏《槐花谣》剧照。 江胜 摄
这个艺术节,聚焦惠民乐民。优秀剧目展演提前“开锣”。9月12日至10月8日在市区3个剧场进行49场集中演出,一律实行10元惠民票价,同时安排教师、医生、公交司机、环卫工人、残疾人等16个公益性专场演出;在常态化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百家院团、千场演出、万场电影)基础上,艺术节期间,组织演出小分队和“文艺轻骑兵”,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军营、敬老院、景区和乡村,开展惠民演出;在城区公园广场、文化舞台,广泛组织黄梅戏“广场文艺天天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形成“宜城处处唱黄梅”的浓厚氛围和生动景象……艺术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艺术的盛会”成为“人民的节日”。
御史夫人黄梅戏《槐花谣》剧照。 江胜 摄
这个艺术节,聚焦互动交流。举办首届中国(石牌)戏曲论坛,邀请全国知名戏曲专家齐聚安庆,共同探讨黄梅戏多元发展路径;5省14个剧种14家剧团的非遗传统戏曲经典折子戏,将首次在我市集中展演展示,促进戏曲类非遗项目传承和相互交流;邀请安徽省民营“百佳院团”代表开展5天10场石牌戏会戏曲演出,组织安徽省“皖江八市”的黄梅小戏在安庆进行4场集中展演;汇聚全国各地戏迷票友,国庆期间在安庆交流切磋技艺,形成“千人登台、万人传唱”的集聚效应……艺术节将坚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工作思路,促进戏曲交流合作。
这个艺术节,聚焦普及推广。继续组织安庆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目集中展演,推动稀有剧种(声腔)活态传承;进行省、市、县三级校园戏曲展演,举办黄梅戏广播剧展播、黄梅戏书画作品展等活动,艺术节开、闭幕式及重要演出活动将进行网络直播,实现黄梅戏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艺术节将坚持传承传唱传播,不断激发文化活力。
这个艺术节,聚焦融合发展。开展“唱黄梅·游安庆·赏美景”文化旅游活动,推出黄梅戏主题精品旅游线路,采取重点景区向戏迷免门票和游客门票换戏票的方式,促进“戏迷成游客、游客成戏迷”;开展“听黄梅·买名品·品美食”文化商贸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展销特色文化艺术品和中华老字号产品、省级以上名牌农副产品、地方特色名优产品……艺术节将坚持文化、旅游、商贸“三结合”,进一步打造“黄梅戏·黄金周,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文化旅游品牌。
这个城市,请帖已经送出,繁花已经绽放,笑脸已经张开,静候客人到来。
这个舞台,灯光已经打好,锣鼓已经齐备,演员即将登台,只等观众落座。
2018年9月27日下午3点,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大幕将启,“唱起来,走下去,走出去”,6大类20项100多场活动,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