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黄梅绽放为人民 ——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综述

  10月8日,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圆满落下帷幕。

  这个艺术节,49场优秀剧目集中展演新剧迭出,“石牌戏会”10场传统黄梅戏演出传唱经典,非遗传统戏曲唱响宜城,全省首届“戏曲进校园”文艺汇演童声嘹亮……古韵新声在“黄梅戏乡”奏响出戏曲传承发展的最强音。

  这个艺术节,群众性文艺演出遍布城乡,10元票价、17场公益性专场演出惠民乐民,千名戏迷齐聚安庆共贺黄梅,广场文艺天天演……黄梅绽放为人民,广大人民群众乐享文化盛宴。

  这个艺术节,12大类20项100场系列活动一一登场、谢幕,正转化为推动“有戏安庆”发展的强大力量。

  古韵新声同唱黄梅

  传承创新“好戏连台”

  我国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心底的强国梦,带领团队在艰苦的条件下研制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却与妻子许鹿希分别28年,许鹿希苦苦等待,待到夫妻重逢时,邓稼先已身患重症……

  9月27日下午,在简短的开幕式后,艺术节开幕大戏《邓稼先》催泪上演。“家乡戏唱家乡人”把“既已许国,再难许身”的科学家的牺牲奉献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同样,10月8日下午,艺术节闭幕大戏《老支书》也是根据安庆市一位老党员——村支书胡久根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现代戏,“家乡戏唱家乡人”让“把芝麻事当成了自家事”的公仆情怀得到升华,引起观众共鸣。

  《一个都不能少》《悠悠山南风》《孔雀西北飞》《家风》《大别山母亲》《党的女儿》……作为重头戏,本届艺术节共有26台剧目参演,共演出49场。在申报阶段,便有安徽、湖北、江苏、江西、广东等5省16市29家剧团31台剧目申报参演。申报剧目数和演出剧目数均创黄梅戏艺术节历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经筛选而出的展演新剧大多是现代戏,这些戏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关照现实题材,目光投向英雄模范、精准扶贫、基层党建等领域,在获得了广大观众喜爱的同时也充分弘扬了主旋律。

  新剧迭出,传统剧目也并没有被遗忘。从10月1日至10月5日,《华亭会》《秦香莲》《牌环记》《渔网会母》《卖花记》《双合镜》《珍珠塔》等传统黄梅大戏在戏曲文化特色小镇——怀宁县石牌镇一一鸣锣上演,来自安庆各县(区)和省内淮北、凤台、南陵、定远等地的民营“百佳院团”在同一个舞台上各展风采、相互切磋,这让石牌的戏味更浓。同时,继续组织岳西高腔、潜山弹腔、宿松文南词、怀宁怀腔、望江龙腔、太湖曲子戏、桐城歌等安庆地方戏曲的优秀剧目,在艺术节期间集中展演,推动稀有剧种(声腔)活态传承,加强“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基地”建设。 

  戏曲传承发展,要从娃娃抓起。9月29日晚,安徽省首届“戏曲进校园”文艺汇演在安庆举办,孩子们在展演周舞台上的表现,让台下的观众拍手称快,纷纷感叹:“黄梅戏后继有人!”

  传承,也要传播。本届艺术节开、闭幕式及重要演出活动,中央、省级及市级媒体都不同程度低进行了网络直播,戏迷只要掏出手机,轻轻点击,就能足不出户,“亲临”现场,过足戏瘾!传统戏曲艺术通过网络直播这一全新的传播方式,打通了与观众互动的新渠道。其中,本报融媒体“现场云”的艺术节开幕式直播,吸引了近15万人点击观看,全新的视听方式让戏曲这个传统艺术传播得更广、更远。

  在戏曲之乡安庆,多方参与、多方努力,黄梅戏老树新枝正风华。

  惠民乐民初心不变

  黄梅绽放为人民

  艺术节始终坚持“惠民乐民”的办节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让“艺术的盛会”成为“人民的节日”。

  从9月12日至10月8日,在市区3个剧场进行的49场集中演出,全部实行10元惠民票价。同时,安排教师、医生、公交司机、环卫工人、残疾人等14个公益性专场演出,邀请一线劳动者和困难群体代表免费到剧场看大戏。

  把观众“请进剧院”的方式也让剧目展演叫好又叫坐,戏票更是一票难求。“医务工作者平时工作很忙,这次能有机会和黄梅戏近距离接触,面对面感受传统戏曲的文化魅力,非常难得。”9月17日,在卫生计生工作者专场看完演出的海军安庆医院工作人员胡腾说。“平时进剧院看戏少,戏票也贵,艺术节办得好啊,我连续买了几天的票,这次能看个够了。”10月6日,在黄梅戏艺术中心看完大戏的市民胡全青高兴地说。

  “请进剧院”的同时,艺术节期间,在常态化实施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百家院团、千场演出、万场电影)”基础上,我市还组织了演出小分队和“文艺轻骑兵”,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军营、敬老院、景区和乡村,将黄梅戏“送到现场”,送到群众身边,形成“宜城处处唱黄梅”的生动景象,让人民群众坐在家门口就能乐享黄梅盛宴。

  从9月29日至10月7日,在市科技广场、新城吾悦广场、八佰伴广场、百联广场、宜秀区大桥街道朝阳社区广场上,广场文艺天天演等42场城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大戏、小戏折子戏、黄梅戏歌舞等文艺样式在这里一一呈现,让人流连忘返。“广场文艺天天演每次有演出我都来看,唱得很好,这几天过得很开心。”在市科技广场看戏的市民陈北移说。

  不止是安庆市民,艺术节也让安庆成为了广大黄梅戏戏迷的“乐园”。从10月1日至7日,第五届“八方贺黄梅”全国戏迷联谊活动在安庆举办了19场户外演出。北到东北吉林、西到陕西西安、东到上海、南到广东深圳和东莞,40个演出团体、2000多名戏迷爱好者齐聚安庆共唱黄梅,从演出规模和参与人数上来看,都创历届活动之最。大家通过自发性的看戏交流和群众性的才艺比拼、戏迷擂台等形式,形成“千人登台、万人传唱”的集聚效应,引导广大戏迷参与和见证精彩纷呈的黄梅艺术盛会。

  据不完全统计,展演周期间,有3万多人次观众走进剧场观看优秀剧目展演;2万多人次普通市民和戏迷观看了各广场天天演和黄梅戏电影展映。

  在“戏窝子”安庆,处处黄梅声,声声映初心,惠民乐民“好戏不断”。

  文旅商深度融合

  海纳百川“大黄梅”

  这个艺术节,你在安庆,不仅能看到黄梅戏演出,还能一次性尽览徽剧、傩戏、青阳腔、庐剧、采茶戏、楚剧、锡剧等10多个非遗传统戏曲演出剧种的多姿风貌。

  因为这是一届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艺术节,这是推动非遗戏曲传承发展的“大黄梅”精神。

  9月28日至10月8日,作为本届黄梅戏艺术节的创新之举,非遗传统戏曲惠民演出在安庆的乡镇、学校、部队、敬老院、社区、广场、剧场连演14场,演出集结了安徽、山东、江苏、湖北、江西5省的10余个院团,涉及10多个剧种。

  “戏曲之间是需要交流的,像这次5个省的剧种到这来拼台演出,剧团剧团之间是一种交流,对演员也是一种提升。”江苏省溧阳市锡剧团团长胡星说。

  此外,我市还组织了“皖江八市”的黄梅小戏在安庆进行4场集中展演,涉及黄梅戏、扬剧、青阳腔、庐剧、京剧、徽剧、花鼓戏、含弓戏等8个剧种,加强区域内群众艺术交流。

  “让与黄梅戏有渊源和对黄梅戏产生过影响的剧种,在安庆城乡等地集中展演、展示,不仅仅是惠民乐民,也是为了促进戏曲相互交流,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非遗)科科长黄健龙说。

  因着艺术节聚在安庆的不止是剧院、演员、戏迷,还有一大批戏曲专家学者。艺术节期间,除了开展“一剧一评”以外,还举办了首届中国(石牌)“戏曲论坛”,在这个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等多名知名专家学者们围绕“创作、市场、生态--传统戏曲多元发展路径”这一论坛主题开展交流探讨,共同为戏曲发展寻找“良方”。

  “黄梅戏·黄金周”,“白天看景、晚上看戏”。本届艺术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盛宴再启。推出黄梅戏主题精品旅游线路,景区内推出黄梅戏演出活动,采取“重点景区向戏迷免门票”和“游客门票换戏票”的方式,促进“戏迷成游客、游客成戏迷”……有了黄梅戏的安庆黄金周更加让人着迷,7天假期,全市共接待游客55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78亿元。

  文化商贸融合持续发力。艺术节期间,我市知名景点、主要城市广场和宾馆酒店,“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展销特色文化艺术品和中华老字号产品、省级以上名牌农副产品、地方特色名优产品,有力地拉动了消费。

  黄梅飘香盛世浓,“百景新安庆”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奔向新的明天。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