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太湖县天华镇黄镇村坐落在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花亭湖畔,是集革命老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典型山区村。全村共有1231户、4043人,在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户448户、1419人,占总人口的35%。贫困人口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面对这些问题,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后,从扬长处、补短板两方面精准发力,为今年顺利脱贫出列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的长处在哪,短板又在哪?”从第一天驻村开始,太湖县天华镇黄镇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庆平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脱贫攻坚这几年村里村外都在不断发展,我们的长处和短板也在不断的变化。”
扬长:化生态优势为经济效益
不过,有一点是不会变化的,那就是:要想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我们村的长处有很多,绿水青山就是第一个!”王庆平不无骄傲地说,茶叶、油茶、栀子花、猕猴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优质的农林产品。
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环境方面的优势,该村村两委以党建为引领,结合村情、顺应民情,组建一批产业支部,采取“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重点培养农村产业大户和党员致富带头人,促进创业能手与贫困群众抱团发展。
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支部党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学创业技能、懂致富路径,实现就地脱贫。
此外,黄镇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以旅游助力脱贫。已于2017年开办的金梦湾农家乐,其具有特色的“徽姑娘”乡村民宿、田园经济等新型农业生态,吸引了远近游客,也让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和能工巧匠毅然返乡创业,带动了本村100多人就业,其中有20多户贫困户。
补短:听百姓心声做惠民实事
“之前已经十几年没有出过门了,现在隔三差五的还能到镇上看看。”谈及家门口架起来的“生命之桥”,黄镇村孙屋组村民朱纪寿赞不绝口。
孙屋组有十几户村民出行必须经过一条大河,而之前河上只有一座行人走上去都会颤颤巍巍的竹木桥。不要说因中风导致行走不便的朱纪寿了,年纪大些的村民有个头疼脑热的想出去看个医生都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驻村扶贫工作队在了解相关情况以后,积极与市交通局沟通,及时筹措4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仅仅4个月的时间就将桥建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孙屋组百姓的出行难题。
在黄镇村,这样鲜活的事例还有很多。村两委与驻村扶贫工作队在精准脱贫工作中,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以心交心,拉家常、问疾苦、谋发展、话未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户因人施策,尽心尽力为村民解决各类困难问题,确保“扶真贫、真扶贫”。“要补短板,老百姓的民生需求肯定摆在第一位。”王庆平说。
大事小情惠民生,点点滴滴汇民心。正是因为平时积累的民情民心,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黄镇村党总支书记与副书记获得全票当选。
“当前,正是我们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对于黄镇村今年的脱贫出列,王庆平满怀信心。“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一定会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拼尽全力打好这场硬仗,扶真贫、真扶贫,帮脱贫、勇担当,决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