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五看项目建设,消除障碍早落地!

  戴秋花将各项材料从昆山一一寄送到安庆进行审批,在宜项目奠基之后推动得十分顺利、快速。

  卞学国对职能部门的服务赞不绝口,项目火速推进中,他却对尽快竣工、投产仍抱有一丝担忧。

  余志刚招商引资信心满满,但看到园区内一栋栋闲置的大楼仍心生无奈,只盼项目推进快一点。

  ……

  一个接一个的项目在宜城入驻、上马,落地之后的建设速度却有快有慢,快的奥妙在哪里?慢的症结又在哪里?

  连日来,记者选取了多个在建项目进行了采访。

  不见面审批的“快速度”

  9月21日,开工仪式在市经开区一个接一个举行。

  智能化数控机床零部件研发生产项目就是其中之一,常务副市长张君毅、市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吴三九在工地现场培土奠基,项目负责人张文祺也在其中。

  台下林立着施工方、投资方等队伍,现场一派火热。

  项目位于市经开区三期,占地30亩。

  项目由昆山北钜机械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约1.25亿元,计划2019年建成投产。

  项目落地,建设启动。

  一个项目入驻大约要经过签约、设计及报批、施工验收三个阶段。

  设计及报批阶段,公司方面进行工商注册、印章刻制、银行开户、税务流程;设计、会审同步进行,设计确认之后出施工图及消防报批图纸;另外,环评报批、项目备案都需要启动。

  施工验收阶段,在启动施工的同时,推进环评、启动安全诊断书编制、环评验收、安全备案、竣工、验收报批等。

  “我们的项目进展很迅速、很顺利。”9月26日,张文祺在电话采访中告诉记者,唯一耽搁时间的可能就是自己公司的项目设计需要修改完善,这是我们自身的原因。

  同时,他告诉记者报批手续方面一直都由员工戴秋花直接负责,记者拨通戴秋花的电话。

  她正在昆山的另一家子公司,她说:“除了需要公示的手续之外,注册、印章、开户等等手续我们已经办好了,都是把材料直接寄到安庆行政服务窗口和职能部门,我们并不需要到安庆。”

  此时,距离奠基仪式仅过去5天,是第3个工作日,不得不谓之快。

  五路人马跑来的“加速度”

  项目报批之快也让来宜的卞学国赞不绝口。

  卞学国是合肥恩瑞特药业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的项目负责人,这家药企是高新区2017年招商引资项目。

  2017年11月29日是卞学国在安庆最难忘的一天。

  那一天里,公司的五路人马在高新区的协助下,拿下了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4个证。

  “我们把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五路人马五辆车同时跑。”卞学国回忆着,“凡是手续涉及到的部门工作人员都没有休息,包括中午都在等着我们递交材料。这边一批完就拍照发过去,另一边再签字,全都是按照规范程序走的。”

  当天涉及到的部门包括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区(大观区)两级规划局、市国土局。

  “高新区管委会也是五路人协助你们吗?”2018年9月27日,在项目工地上,记者问。

  “是的,全靠他们的大力协助。”卞学国说,“要是我们自己跑,办证的(人)该休息的休息,谁会理我们啊。”

  手续顺利办结,项目迅速进入施工阶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厂房、车间已现雏形,计划年底竣工试生产,年产值可实现3亿元。

  担忧“垃圾场”带来“减速度”

  尽快竣工、投产,是卞学国和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的希望。

  但面对即将到来的竣工验收,卞学国却有一丝担忧。

  因为企业对面就是垃圾填埋场,而药品企业GMP车间对环境要求十分严苛,他和周围多家药企都担心这样的环境影响验收和投产的速度。

  “我是在施工过程中才发现这个垃圾场的。”卞学国指着项目正大门一路之隔的山包对记者说,“这个山包正好挡住了,看不到,但是夏天的时候气味很明显。”

  2018年初,卞学国和周边多家企业一道向高新区管委会反映了该问题。

  “高新区第一时间就向市里反映了,但涉及到市级层面可能比较复杂。”卞学国告诉记者。

  记者绕过小山包,就看到了卞学国所说的垃圾场:山凹处一片黑色的覆盖物,还有两台挖机静置在内。

  沿道路一侧立着一块蓝色的牌子——安庆市高新区凤凰片垃圾填埋场水塘治理项目公示牌,落款是安庆市城市管理局,时间为2017年12月份。

  公示牌上简略介绍了项目情况,表明该垃圾填埋场2011年11月份停产,所有填埋的生活垃圾,由安庆皖能专用设备筛选后,可燃料送到垃圾焚烧厂无害化处理,垃圾产生的污水送到污水处理厂。但由于清理出来的生活垃圾量增大,安庆皖能中科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不足,而二期建设需要时间,经市政府批准,由安庆皖能中科投资建设规范化临时生活垃圾存放池,待二期投运后由皖能运回焚烧处理。

  大约因为在高新区的能力范围之外,卞学国颇为理解,便没有再反映,甚至没有太过关注此事,只是默默在施工过程中为生产车间加了一道控制设施。

  “即便以后是封场或者怎么处理,短期内肯定还是有影响的,我们自己最大程度做好防范吧。”卞学国最后说。

  项目扫尾的“慢速度”

  比起他们,余志刚有他的无奈。

  因为高新区科技园内11栋楼自2014年启动施工以来,扫尾工程一度陷入僵局,至今仍无法使用。

  余志刚是安庆生命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个公司由高新区管委会成立,主要依托科技园的平台招商引资,重点是药物化学、生物科技、医疗器械等。

  走在园区内,一栋栋空置的大楼出现在眼前,平整的道路间已经长起了野草。

  整个园区共18栋大楼,当年计划投资7亿元,占地237亩,建筑面积共33万平米。

  “1到7号楼已经入驻企业了,8到18号楼目前都没办法使用。”余志刚说。

  为什么没办法使用?

  余志刚解释,因为除了基础建设外,水电等附属设施都没有配套,也就是说项目并没有完工。

  为什么迟迟不能完工?

  余志刚细细说到,科技园项目2013年开工建设,由市发投设计、市前期办审批、市重点局建设,属地为高新区,中途因为发投等三大平台整合,人员调整、工作搁置。

  2014年12月份余志刚进入科技园,通过多方协调基建已经完成的1到7号楼实现通电供水,开始招商入驻企业;2017年上半年8到18号楼的基建才完工,后续建设搁置至今。

  “水、电、电梯等等都没有,我们也拿了方案,但是没有人、没有单位牵头,很多事都找不到人了。”余志刚无奈地说,相关领导也协调了很多次,但进展一直不理想。

  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主动要进园的企业进不来。

  “很多医药技术咨询方面的企业想到园区办公进不来,因为配套的办公楼就在搁置的11栋楼中。”余志刚说,最近工商银行主动找到他们表示想在15号楼设置营业厅,但这样的现状根本无法入驻。

  有意向的企业也不敢合作。

  “我们最近谈了一个模型动物的项目,前景非常好,对方也有意向。但是1到7号楼是药物化学的产业集群,不适合这个项目落地,只能放在8到18号楼内,但是如果扫尾不完成,项目肯定是没办法落地的。”余志刚发愁。

  现有的企业运营也受到诸多影响。

  “因为项目后续工程的搁置,带来了一系列的运营困难。”余志刚举例说,比如消防、污水处理设施无法配套,比如水电临时供应水压等非常不稳定,比如园区监控无法使用、围墙无法封闭致使偷盗时有发生,比如人才公寓一直空置无法发挥作用……

  余志刚在园区内一遍一遍走着,看着闲置的楼宇,想着无法大展拳脚的企业,只希望借助此次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推动,让项目建设能快一点、再快一点!

  记者手记:

  让记者十分欣喜的是,在项目保障方面,我市职能部门尤其是园区作风转变十分明显,效能提高也较为明显。

  但问题还是存在的,在对多个项目的联络和采访中,记者观察到两个对比。

  一个是新项目和存量项目的对比:在对新项目尤其是新近招商引资的项目保障上,各方不遗余力,各要素倾尽全力,项目推进也较为顺利、迅速;但对存量项目的保障相对明显较弱,尤其是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老项目,推进起来十分缓慢。

  另一个是部门单头和多头的对比:在问题解决上,凡是一个部门或者园区本身能够解决的问题,大都解决速度较快;凡是涉及到多个部门,尤其是涉及到跨区域、跨级别的问题,解决速度就比较缓慢。

  难易程度自然是首要原因,见效快的快推进、易推进的先推进也是人之常情。

  除此,部门与部门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下级与上级之间壁垒仍然大量存在,沟通、报请、批示、执行、问责的闭环没有形成,人人经手,最后却是不了了之。

  如何让新项目和存量项目都快、更快?依然是考验营商环境的命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