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旅游动态 >

美丽乡村款款来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工程。

  3月13日上午,沿着同马大堤,护坡林的树木在不断后退,车行至大观区海口镇西南部,驶过西江大堤水泥路,面前一座别具特色的民族门牌楼提示着记者,保婴村到了。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向村里延伸,村民家白墙黑瓦的小楼房矗立在道路两旁。各家院前绿化带里,海桐、女贞、冬青等行道树绿意盎然,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

  而这一切得益于保婴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难事干部带头、大事党员示范、好事群众优先”,激发了全体村民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人居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美丽乡村款款来

  本报记者 江 玥 本报通讯员 查 俊

  建优理事会

  扎根知民意

  “如今咱们保婴可不一样了!村民不再随手乱扔垃圾,夜晚出行也不用摸黑。”3月13日,在大观区海口镇保婴中心村的文化广场前,该村党支部书记谢新根说,现在村里置办了150个分类垃圾桶和一辆垃圾运转车,马路上每隔20米就装有一盏太阳能路灯,一切都朝着整洁有序的方向发展。

  自2016年以来,保婴村坚持以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为重点,逐步开展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等工作。回首美丽乡村建设的征途,一个“累!”字足以形容谢新根的这三年。修路、绿化、改水改厕、清理垃圾,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村民的理解和配合。而往往事与愿违。

  于是,保婴村成立了由老书记王长和、党小组组长董经久、回族老党员哈明邦组成的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三位都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级人物。他们对村里的情况知根知底,村民们都听他们、信他们!”谢新根说,美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许多棘手事,都是由三位老人出面的。

  现在修葺一新的水泥路从村口笔直通往村东头,改造后的路面最宽处足足有八九米宽。但没修路之前,该处路面只宽三米多。村民刘和炉的杂货店就建在这个弯道拐角处,成为来往车辆的视线盲点。要把路修好,必须把弯道拉直,这店面必须拆。“刘家不同意,村干部不知道上门多少趟。”说到这,谢新根长吁了一口气,最后多亏了王长和出面。

  “都是为了村集体的利益。”73岁的王长和曾担任过保婴村的党支部书记,为了做通刘和炉的思想工作,白天人不在家,他就晚上去,前后约莫花了一年时间。最后,刘和炉同意按照村里“拆多大还多大”原则,将房子后挪重建。

  刘家“小店让路”的先例让村民信服了村里的办事能力。村民汪顺来的小店开在保婴村与培文村交界路的弯道上,相似的地理位置,同样地影响交通。这一次,汪顺来主动答应了村里,“拆吧!”

  保婴村是个四面环水的江心洲,旧时的江水袭击村子后,在村中间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塘。“这水塘就是个安全隐患,里面是死水,积满了淤泥,长满了杂草,家家户户都怕孩子不小心掉下去了。”王长和说。

  与其废置,不如征用起来建造文化广场。早先水塘周边住有4户人家,面对征地公用的意见不一。“完全可以理解村民的忧虑和担心,但改造水塘的初衷绝对是为了集体利益。”谢新根将一封承诺“只做公益用途,任何人不得将此广场另作他用”的协议书送至4户人家手中。4户人家这才放下悬着的心,水塘的改造启动了。

  3月12日,保婴中心村近1500平米的文化广场上挤满了村民,这天,大观区“送戏进万村”活动走进保婴村,给村民送上的节目是黄梅戏《婆媳情》。能在家门口有个如此宽敞、整洁的地方听一场最爱的黄梅戏,是王长和不曾奢望过的。

  帮扶困难户

  躬亲得民心

  2016年夏季,长江中下游遭逢暴雨天气。当时未改造的村民刘和炉家还是泥巴屋,地处低洼地带。家中只有身患肢体残疾的他和妻子两人在家。当天,乌云压城,帮扶党员和村干部很快意识到必须赶在暴雨来临前,帮助他夫妻二人撤离。于是,众人分工,一面帮忙刘家收拾物品,一面将坐在轮椅上的刘和炉抬到高处平地上。

  “在外务工的朋友们,提醒大家,该缴医保了!”每年的10月是保婴村村民集中缴纳农村医疗保险的时段,每到此时保婴村村民微信群里,总会准时出现这样一条提醒信息。去年也不例外。“谢书记,今年还要继续麻烦你!”村民方增伟一家五口人,常年在山东聊城务工,由于不能及时赶回家,每年的医保他都拜托谢新根帮他先行垫付现金。

  这只是保婴村实施党员联系农户制度的缩影。在进村后不远的一堵徽派建筑风格的展示墙上,清晰地印着“保婴中心村党员农户联系名单”。为密切党群关系,切实服务群众,保婴村中心片区内11名党员全部包保联系农户工作,坚持每名农户都有一名党员帮扶。

  平日里,保婴村党支部结合板凳讲堂、围炉课堂等多种形式来上党课、讲政策,党员之间有话当面说,相互点问题、提建议。到了每年腊月廿六左右,在外的党员和村民都回乡了,总结与展望的党员工作会议准时召开。村里哪里要修路,哪里要安装路灯了等大小事,党员先弄清楚了再一一传达给村民。

  “有困难找党员,有意见找党员。”已经成了保婴村村民的口头禅。群众的困难解决了,邻里的矛盾化解了,棘手的事情办理了,国家的政策传达了。村庄环境好了,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近年来,保婴村积极提升乡村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积极培育产业新动能,扶持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瓜蒌香菇特色产业种植,打造“党组织+合作社+党员”致富共同体,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文化广场上搭起了保婴民族大舞台,组建了民族文艺队伍,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经常上演。”眼见毫无价值的水塘如今已变成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老书记王长和打心眼里高兴,谢新根的“累”也觉得“值”了,新老两任书记的美丽乡村梦也圆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