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安庆新观察】找一找招商引资工作的“痛点”有哪些?


  经开区远眺。 记者 江胜 摄
  尽管招商引资对安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居功至伟,尽管全市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氛围日益浓厚,尽管招商引资工作成为越来越多安庆人的一致行动。但是,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关于招商引资我们要补的“课”依然很多,甚至于有些“老”问题尚未破解,新的问题已接踵而至。

  54家部门没有招商实绩

  去年下半年,市委部署开展学习海安经验、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鲜明提出“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做出大招商的决策。《2018年度县(市、区)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2018年度市直部门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相继出台,建立全民“大招商”的任务清单、实绩考核工作体系。

  随后,市直部门各自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部门主要领导任组长,狠抓招商引资工作。有的部门还抽调专人负责具体承担日常事务和信息收集、整理统计上报等工作。“大招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

  然而,市招商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市承担招商引资任务的市直部门共106家,有招商实绩的部门52家,签约项目80个,其中开工项目8个。去年另外还有54家部门没有招商实绩。

  如此大张旗鼓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部门没有招商实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项目落不了地?

  只愿羡“鱼”不愿“结网”

  当前,全市上下对招商引资的认识一致:发展不足、发展不快仍是安庆最基本的市情、最主要的矛盾,招商引资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然而,任务临头,习惯性说“不”的现象依然存在——

  “全市那么多部门、那么多人,如果全都招来大项目、好项目,安庆还承载不了呢。”有的人觉得大家都在招商,不差自己这一个。

  “我们又不是相关职能部门,要啥没啥,凭什么去跟人家谈项目?”有的人认为招商是别的部门的事,与己无关。

  只顾临渊羡鱼,却不愿意退而结网。甚至出现如果需要结网,那“鱼”也可以不要了的怪象。

  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招商人员的组成是决定招商工作质量的重要一环:市经开区采取“专业招商人+部门抽调”的方式,成立12个招商小组,整合部门资源优势开展招商;市税务局抽调下属各单位业务骨干,专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迎江区驻外招商队伍以“80后”“90后”为主……

  然而,也有的单位把“老人”、闲人、懒人抽调出来充人数糊任务。有的招商人员存在招商政策没吃透、产业发展不了解、谈判技巧不掌握、待人接物端架子的情况,招商质量可想而知。

  稍好一点的情况是,有的单位在个别人身上“押宝”——

  “我们领导是‘老招商’,万事有他把关,其他人干活就是了。”一家市直部门工作人员如是说。抱着这种思想,有心人或许能学到一些技巧,混事的人连皮毛都学不到。

  为了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市里会统一对招商人员进行培训,有的单位还印发了政策汇编,人手一份。不过,临时突击学习的效果并不太好。

  “面对企业提问,有的招商人员一问三不知;针对同一问题,回答的版本各不相同。”深圳安庆商会秘书长杨剑说。

  本职工作和招商工作的冲突也不可忽视——

  “平时要协调招商和本职工作的冲突,周末和假期时间也都用在招商上了,感到压力特别大,很累。”市税务局副局长吴春生说,招商人员要有体力、精力,最好专职招商,否则很难坚持。

  实际运作中的“走过场”

  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每月都有招商团队赶赴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因为人生地不熟,找当地安庆商会落脚成了一些部门招商团队的首选,这日益成为外地安庆商会的新负担。

  去年以来,深圳安庆商会接待、服务有关招商部门共计3000人次,500人以上活动就开展了五六次。招商团队一趟趟地来,专场推介会一场场地做,但目前真正签约落地的只有七八家企业。“劳而无功”“无奈”或许是商会工作人员心态的真实写照。

  形式主义有了新的“苗头”。“有的人来了也不谈招商,到了地方见到人,拍照‘打卡’就走。”杨剑说。

  而一些真想干事的招商团队,却在实际操作中遭遇“倒激励”——带客商回来考察,接待费用要从驻外人员工作经费中支出。这样一来,带回的客商越多,花费就越多,很影响招商效果。

  甚至原本服务于招商的调度会,有时候也变成了一种无形的“阻力”。调查显示,有的地方每月召开招商调度会议,要求驻外人员参加。但开会时间不能固定,也很影响驻外人员安排工作行程。

  有的单位反映,根据招商引资考核办法规定,市直部门引进的项目实绩,不算承载项目的县(市、区)和开发区招商任务。但实际工作中,又需要承载地提供要素保障、兑现相关奖励。因此,承载地配合的积极性不高。

  考勤方式不合理、经费问题得不到保障、时间安排不固定、考核制度不科学……招商人员的积极性受损,承载地的配合意愿不强烈,这些因素直接拉低了招商成效。

  老套路难以适应新形势

  目前,很多部门采取以亲招商的模式来掌握项目线索,找老乡、找同学、找亲友、找战友,大打感情牌、亲情牌。

  以亲招商后劲明显不足。一家市直部门有三千多名员工,通过熟人介绍的形式提供招商线索,每周能汇总5、6条。刚开始,大家积极性很高,提供的招商线索质量也很好,但是越到后来,招商线索的质量越差。

  线索滞后是另一个弊端。“现在好多部门出去招商都比较盲目,都是找熟人去了解,但是通过以亲招商这种方式掌握的线索一般来说都有些滞后了。”一家市直部门招商人员说。

  打亲情牌的重复率更高,导致个别企业不堪其扰。“企业一谈招商就头痛,有的一天要接待6批招商队伍,正常的经营活动被破坏,企业也是不胜其烦。”杨剑说。深圳创晶辉集团公司一个月内接待了11批次安庆招商人员,企业负责人说:“到最后只能狠下心跟老乡不见面,不接电话了。”

  “全员招商,主要目的是将招商的触角伸得更广。”一位从事招商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说。但招商的“招式”有限,让设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目前的招商方式还有:播放招商宣传片、印发招商政策、开展专题推介会等。“‘人海战术’的招商模式不能丢,但不能局限于此。”上海安庆商会秘书长夏庆文说,他们尝试通过微平台系统介绍安庆的发展情况、园区环境和招商政策等,让客商更充分地了解安庆,他们还发动宜商,将身边的朋友也介绍到安庆去。

  招进来却不能服务好

  “其实,招商工作重中之重是营商和安商。”杨剑说,招商只是个开始,如何让企业落地开花结果才最重要。这也是招商引资工作的最终目的: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税收入、拓宽就业渠道。

  但是企业反映,现在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事却依旧难办。签约前百般好说话,企业落地后,再找人就困难了。

  在杭州开办机械制造企业的陈先生,在家乡招商人员的说服下,于2017年回乡投资建厂。原本计划2018年8月开工建设,今年2月投产,事实却是8个月通电,10个月还没通水,投产更是不知何时。而根据合同约定,项目落户地宜秀区大桥开发区要保证“七通一平”。

  迟迟未建成投产,一天亏损五千元!陈先生说,除了工商登记有工作人员协助,剩下的事情都要自己去跑。政府各部门就像是一粒粒珠子,需要企业一家家跑去串联,请求他们协调各类遇到的问题,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政策不透明、招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原本可以享受优惠政策的陈先生什么补贴都没拿到。“在杭州,企业达到什么标准就对应享受什么政策,按正规流程走,不用企业操心。我在杭州十多年基本都不用跟政府部门打交道,反观安庆就做不到。”陈先生说。

  在政策兑现上,一位从事多年招商工作的人有自己的看法。“一般企业都是落地时比较缺钱,这时候补贴兑现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但通常1月份申报,要到5、6月份才能批下来,效率很低。而与芜湖经开区签约的一个项目,补贴兑现仅用了15天,如此一比,差距太明显了。”

  除了软件方面,城市硬件设施也很难满足客商的要求。环新集团负责人曹立新认为,城市配套不完善,酒店条件差,休闲娱乐设施少,客商在安庆生活得不好,如何能留住人?杨剑也认为,城市交通不便,往返安庆、深圳需要去别地中转,一定程度上导致客商不愿来宜投资。

  专注招商引资的同时,如何做好服务工作?这也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记者手记】

  招商引资是第一要事,但运作中,有人在实干,有人在应付;有人挖坑挑土种桃树,有人坐在一旁等桃熟。可以说不同的心态决定了现在我市招商引资的状态。

  去年,我们开展了思想大讨论,如果说这还只是着眼于从思想上对全市进行洗礼,那么今年市委市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建立机制、明晰责任,从制度上对招商引资工作进行保障,让所有参与招商的人有能力、有路径去完成任务,让招商引资来的企业留得下、过得好,为全市的高质量发展再添“一把火”。

  虽然招商过程困难重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摆正心态、调整状态,找准问题、找对办法,就一定能克服障碍,走向成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