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安徽考察调研,“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字字句句寄予期望,振奋人心,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扎扎实实把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变成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努力实现各项事业新突破。
因地制宜增强发展动能
近年来,一项项扶贫工程在望江县彰湖镇大湾村大湾村上马,令集体经济得到增涨:100千瓦光伏电站旁边,又新建了300千瓦光伏电站,并网后可实现收益30万元;新建的蔬菜大棚出租成了采摘园,一年租金6万元;现代农产品仓储中心已建成;大湾九队建成微动力污水处理设备,污水管网相继建设;全村实现“组组通”,汽车开到家门口……
曾经的贫困村,已翻天覆地。“村里花了15万元将一座旧房翻修了一遍,改造成扶贫驿站,一方面利用了闲置资产,一方面为贫困户解决了就业。目前扶贫驿站用工30人,其中贫困户14人。”大湾村第一书记钱鑫介绍,2019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50万元。
“增强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承认客观差异,不能搞一刀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的讲话精神为大湾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大湾村将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因地制宜建设新大湾,继续开展亮化工程,对村内所有道路加装路灯,大湾河也将进行分段治理。”钱鑫介绍,“过段时间再来,一定又是一个新大湾。”
朝着强企兴农的目标迈进
8月24日,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各个养殖场异常忙碌,这家新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努力克服疫情汛情不利影响迅速恢复生产秩序。
为了谁、依靠谁?“人民”二字重如千钧。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深深震动了黄永强,“我是农民出生,内心很激动、很振奋。”公司董事长黄永强从宿松凉亭镇河农村一路打拼而来,早已成了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他说,“如总书记所说,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作为企业,我们在搞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主动肩负社会责任,多年来,企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积极带领农民尤其是贫困户致富。今后我们将继续朝着强企兴农的目标迈进,服务好三农发展,带动更多人致富。”
黄永强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最重要的是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他说,“这就是我们企业家应该具有的精神,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发展企业。我们将继续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大力发展科技创新,不断开拓国内市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抢占属于我们自己的一席之地。”
上岸转业做好长江生态保护
渔民退捕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安徽重点关注内容之一。截至2018年底,长江安庆段干流已实现退捕;截至2019年底,长江安庆段重要支流华阳河、皖河、菜子湖(长河)及11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全面禁捕,在册渔船全部退捕拆解。
“我们坚持‘查治建’三环节一体化推进。查,即查清渔民底数、渔船底数、渔网底数;治,即建立捕捞、运输、销售、餐饮‘一条龙’的治理链条;建,即建立常态长效的监管链条。”安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办主任蒋泽球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执法,禁止在天然水域进行多线多钩、长线多钩、单线多钩等对水生生物资源破坏较大的生产性垂钓;严厉打击“电、毒、炸”“绝户网”等违法犯罪行为;精准打击非法捕捞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大从水里到餐桌全链条联合执法监管力度,严查餐饮场所销售长江野生水产和电商平台出售非法捕捞渔具等行为,斩断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的地下产业链。”
瞿桂平是大观区十里铺乡专业渔民村袁江村的渔民,在长江和皖河上打了一辈子渔。近些年,随着我市实施渔民上岸、禁渔退捕政策,瞿桂平上岸转业、做起了江豚巡护员,月薪3000元。
渔民上岸、禁渔退捕,加上拆迁安置,瞿桂平家搬离了袁江村。“如今,我家已搬进了新房,我也有了全新的职业,很满足。”瞿桂平说,“干江豚巡护,虽然工资不算高,但是角色上有了很大改变,从原来的索取渔业资源转向了保护渔业资源。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