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热点聚焦 >

基础设施“强筋健骨” 群众共享舒适便捷 ——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综述


  基础设施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城市发展提能增速。

  自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运筹帷幄,大手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

  京港高铁合安段开通运营,安九高铁开通在即,高铁线路“提档换速”;水陆空齐头并进,初步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中兴大道高架通车,20余条老旧城区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完工,城市建设高歌猛进;小而美公园越来越多,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5平方米;下浒山水库基本建成,防洪、灌溉、供水效益显著;骨干网全面加强,电网供电能力显著提升……

  五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8月19日,正在施工建设中的勇进路大桥。 全媒体记者 路欣 通讯员 汪志国 摄

  打造综合立体交通网

  2020年12月22日,市民翘首期盼的京港高铁合安段正式开通运营。合肥安庆两地间乘坐高铁最快时间由之前的1小时45分钟缩短为53分钟,我市正式进入合肥一小时经济圈,同时也成为国家“八纵八横”节点城市。

  今年8月10日,安九高铁安庆至黄梅段开始静态验收,11月进行运行试验,今年年底前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届时,安庆铁路东可通往南京、上海,西可通往武汉、成都,北可通往合肥、北京,南可通往南昌、深圳,“十”字型铁路网初步成型,交通区位优势凸显。

  五年来,我市机场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总投资4.6亿元的天柱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该项目建设1.4万平方米国内候机楼;新增2个登机廊桥,停机位增加至6个,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的使用需求,同时,现代化的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将极大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五年间,该机场新开航线13条,机场旅客年吞吐量保持在40万人次以上。

  公路建设快马加鞭。岳武高速东延线,德上高速桐城段,安庆至桐城、望江、枞阳一级公路等28个重点项目成功实施。公路网通畅水平扎实提升,实施骨干公路网建设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干线公路互联互通两年行动计划,开建高速公路204公里,新增一级公路315公里,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6万公里,农村公路“十三五”建设任务18997公里圆满收官,建设里程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县县通高速、县县有一级路、组组通硬化路。

  水运通过能力显著增强,长江武汉至安庆段6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安庆段交工试运行。石门湖航道恢复为公益性航道,养护工程列入省项目库;长风作业区二期、皖河农场作业区一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综合枢纽布局加快优化,建成7个客运枢纽,开建9个物流园区,新安庆西(茶岭)客运枢纽站开工建设。

  我市交通重点工程建设挑起了“稳投资”的大梁,完成投资超过500亿元,全市初步构建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五位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出门有绿 出行便捷

  五年来,我市在畅通城市道路的同时,加快实施城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完善公共交通布局配套,向市民提供更美好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城区首个下穿工程迎宾西路建成通车,首条高架中兴大道高架通车,滨江大道正在全力推进……五年来,一大批标志性道路工程相继实施,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猛。据统计,五年来,我市共新建道路53条,建设长度达120公里;改建道路24条,改建长度60公里。

  2017年我市启动城区绿化景观提升工程,沿江西路、环城东路、集贤路等20条道路和火车站前广场等4个节点景区的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已全部完工,累计绿化面积254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72亿元。实施菱湖风景区环湖道路配套服务设施工程、潜江路东边樱花岛绿化工程、独秀大道两侧绿化等工程。免锣巷公园等一大批小而美的公园相继建成,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赏景见绿。我市还通过实施“一泊一策”码头泊位整治,累计拆除退出泊位68个,改变泊位功能2个,整治提升泊位51个,对具备绿化条件的岸线全面复绿,使长江岸线再现“水清、岸绿、滩净、景美”的生态画卷。

  完善公交配套,是一座城市宜居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年来,我市深入推进省公交示范市建设,公交出行满意度明显提升。新辟、优化公交线路18条,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92%。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26辆。建成新式公交站亭156个,电子站牌214个。全面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同时引导城市共享单车进入安庆,用低碳方式有效改善了“前、后一公里”出行条件。

  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在不断扩大。全市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通公交建制村比例已达48%,县城周边20公里范围内乡镇公交化覆盖率达80%以上。邮政快递井喷式发展,快递件数超过1亿件,年均增长50%以上,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100%,“快递进村”覆盖率达70.1%,实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水电能源建设增动能

  经济发展、美好生活,离不开水和电。

  五年来,全市骨干网全面加强,国网安庆供电公司投入资金近70亿元,新投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座、新增变电容量191万千伏安、线路629公里,电网供电能力显著提升。实现县域220千伏变电站全覆盖,乡镇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覆盖率85.3%,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农配网全面升级,我市投入资金37.5亿元,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使农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6千伏安,实现村村通上了动力电、家家用上了放心电。

  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各类水利投资120.85亿元。国家“172项”重大水利项目建成发挥效益,大型水库下浒山水库基本建成,发挥了防洪、灌溉、供水效益,将大沙河防洪标准提高至20年一遇。完成中小河流治理61条389公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90座。

  五年来,全市建成供水工程2500余处,帮助近110万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受益人口90余万人,完成投资6.26亿元。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实施农田水利“八小工程”改造提升和“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完成投资35.86亿元,整治农村沟河894条,清淤扩挖塘坝7576口,新建、加固小型水闸、引水堰及提灌泵站等76座,配套建筑物389处,新建放水口314座,完成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34万亩,极大改善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我市加快构建防洪排涝安全、农村水利水电、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水旱灾害防御五大体系。同时不断完善水网、田网、路网、渠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让现代农业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动力。 

 

(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
 

上一篇:4138辆电动车有牌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