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愉快合作、陷入冷战、小摩擦不断…… 暑期亲子众生相 你家属哪种?

 2021年的暑假即将结束,9月1日将是“神兽归笼”的日子。两个月的假期生活,“神兽”们表现如何?亲子关系相处是否融洽?连日来,本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缺陪型

  家住湖滨新村的小斌父母是双职工,每天忙于工作,中午都无法赶回家,妈妈秦淑霞通常早上把饭菜做好,中午让孩子自己热着吃。“没办法,我和他爸上班路远,中午没时间往回赶,孩子开学读初一,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所以整个白天都是他一个人在家,我们给他一部旧手机便于视频联系。”

  放假以来,秦女士发现孩子玩手机有些上瘾,一叫他做作业就发脾气,秦女士也表示很无奈,“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乖了,跟他说话语气重了就不接受。”

  同样为此烦恼的还有市民夏艳,也是忙于工作暑期很少陪伴孩子,儿子成成就读于石化三小五年级,对手机的依赖性比较强。夏女士说,虽然孩子每天也按计划做了作业,但下班回来一看到他拿着手机玩,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因此也经常与孩子产生不愉快。

  紧盯型

  “暑假这些天,我成了‘拉架’的,”吴静讲起自己的丈夫和女儿之间的矛盾有些哭笑不得。

  “女儿在四中马上升初二了,从小学习就由她爸管,我负责做好后勤工作。孩子小时候还听话服管,但现在上初中,也渐渐有自己的主意,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她爸还是以小时候的教育方式紧盯着,从女儿早上起床就开始不停地催促,洗漱、锻炼、吃早饭、甚至上午做什么作业,分别做多长时间都严格规定。”吴静说,现在初中学习是比小学紧张多了,做家长的也有些焦急,但总是催她,她就跟人对着干,弄不好父女俩就起争执。

  冷战型

  家住滨江苑的林晓萍说起儿子和老公的关系也是无可奈何:“这都大半个月了,父子俩还在冷战。”儿子开学读高三,学业繁重。

  “前段时间孩子考得不怎么好,他爸就难以接受,摆脸色给孩子看。孩子心里也不舒服,说自己和他爸的感情都是建立在分数上的,弄得我现在一直两边调解。”林女士说,以前她自己也是这样,孩子考好了,全家高兴,考不好都对他摆脸色,现在她也意识到了,孩子都快高三了,需要尊重,需要像朋友一样对待交流。

  琐碎型

  “孩子太懒了”,这是采访中家长反映比较多的现象,在大学里或者在寄宿学校上学时还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假一回到家就全然依赖父母了,自己的衣服都不及时洗,非得跟着后面催几遍,更别说打扫房间了。

  前几天,刘女士还跟儿子因为冲马桶的事吵了起来,“因为我早上发现马桶水箱有点渗水,就把筏门关了。儿子用后却偏偏不愿意倒旁边水桶的水,跟我较劲,我当时就很严肃地批评了他。”刘女士为此感叹,孩子平时住校时很惦记,但一回到家,朝夕相处下难免产生小摩擦,弄得彼此都不开心。

  和谐型

  “我们家一直遵循和平共处、愉快合作的相处方式。”从事会计工作的张媛说,这一点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全家就达成共识。

  今年暑假正逢女儿初中毕业,全家过得挺温馨充实:学习上,共同商议并制定学习规划,孩子努力配合;生活上,每天为家长分担一点家务,出门锻炼一小时;娱乐上,每天看看新闻、奥运比赛,每周安排两部电影,七月初全家还远足旅行。

  “出现分歧时,我先想想孩子说得可有道理,如果她有理我就听她的。”陈女士说,虽然女儿在学习上不算拔尖的,但身心健康、内心充实,在她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同样重要。

  专家说

  暑期亲子关系告急,是否暴露了父母平时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或者教育方式的欠妥,如何化解这些矛盾?记者采访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迎江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杨晟。

  “说到亲子关系,首先我们要明确父母在家庭中的功能作用。作为母亲,你的包容、谦让、责任心、善良、勤劳等,其实都在点点滴滴塑造着孩子的人生。”杨晟表示,父亲应该教会孩子遵守规则,树立责任意识。

  杨晟分析,关于第一个“缺陪型”的亲子关系中,想短时间内改变孩子对手机的依赖是不现实的,要逐步压缩上网时间,家长首先要与孩子共同商量制定作息计划和学业计划,充分征得孩子同意而确定的计划就不能轻易改变,这是规则,与孩子讲清楚规则不让步也不可突破。如果孩子做不到,可以进行适当的惩罚。

  身为父母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亲子关系尤其不能被学业“绑架”。孩子从小学到中学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作为家长要理解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静下心来平等交流,倾听孩子的需求和内心感受,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长制作风。其实,现在的学习压力是比较大,孩子考得不好,自己也会不认可自己,面对孩子的挫折,父母要站在孩子一边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指责,切不可与别人家的孩子比。

  另外,亲子关系要有边界,不要过多干涉孩子,不要事无巨细地限制孩子的自由。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每个父母需要重视的,引导孩子做家务有利于培养孩子集体的责任感,公德意识,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其实,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的力量。培养孩子和教育孩子方面,我们的注意力不应总是放在孩子身上,要放到我们自己身上,父母变得越来越健康、完善的时候,孩子会自然变得健康、积极向上。

 

(全媒体记者 方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