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车已成为居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同时也为城市管理带来很多难题,电动车停放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近日,双井街居民张先生向记者反映了他所在小区里的唯一通道全是电动车,安全隐患太大了。这种情况也向社区反应过,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随后,记者来到双井社区,在小区出入口处,看到本就不宽敞的通道两侧,停了七八辆电动车,中间的过道只够一辆电动车进出。在小区单元门口,也停着几辆电动车,挡住了一半通道。
据了解,张先生所在小区建设时间早,没有为电动车停车预留充足的位置。虽然后期小区进行了规划管理,但没有建设车棚,一到阴雨天,居民为防止电动车淋雨不得不将其推到小区楼梯口挡雨。
多个小区存在电动车停放问题。在宜秀区恒禾东尚小区,记者看到多个单元的活动室、小区消防通道两侧有多辆电动车违规停放。“电动车都停在活动室,孩子打乒乓球,要么挪乒乓球桌,要么挪电动车,容易磕磕碰碰,很不安全。”居民林女士说。
恒禾东尚属于新建小区,在一楼与负一楼之间建造了半封闭式的停车库,供小区居民停车充电。但由于车库的坡度较陡,进出车库很不方便,所以居民还是习惯将电动车停在地面上。当遇到雨水天气时,小区居民便把电动车停在小区的活动室或者一楼楼道外,不仅占用了小区的休闲活动场所,还堵住了进出口。
同样,在西湖绿洲城小区,五期电动车充电站设置在地下停车库内,地上没有设置停车位,居民不愿意将车停到地下停车库,都将电动车停在小区道路一侧,让本就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更加狭窄。
据恒禾东尚物业行政管理人员吴女士介绍,该小区在规划设计时是人车分流的,地上没有规划建设电动车遮雨棚。物业不能强制要求小区居民将电动车停到地下车库,一旦发现电动车停在活动室会让保安挪出来,尽量不阻碍居民活动。
西湖绿洲城五期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地面上没有固定的停车点,不能强制要求住户将电动车停到地下车库,只能劝阻,因为地下车库有一定坡度,很多老人去停车害怕有危险。而如果进行划线和建造挡雨棚会破坏绿化,所以只能尽量劝说业主将车停到地下车库。
记者随后联系了市住建局,物业管理科科长潘宜军说,“物业要加强宣传,加强小区内部的维护管理。关于能否在室外建造挡雨棚,每个区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小区诉求,相关部门共同研究决定。”
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将电动车停放在居民楼入口、电梯间和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位置;不能私拉乱接电线、“飞线”充电,更不能将电池拆卸下来带进家中充电。住宅小区物业和管理单位要尽可能地设置固定的电动车停放场所,并设置智能充电桩等方便市民充电,最大限度防范电动车火灾事故发生。
(见习记者 孙佳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