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财经快讯 >

顶格服务打造地企发展共同体 ——年中经济观察之三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今年以来,安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工作要求,围绕打造“满宜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坚持落实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的顶格服务企业机制,打通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竭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面对面 心贴心

  让企业更有归属感

  “对于企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安庆市芊芊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备胜激动地说,“企业家群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与重视,遇到困难立马有人关心,提出问题立即有人解决,我们只想着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

  黄备胜如此感慨,是因他参加了6月举行的第五期“宜咖吧”企业家沙龙。在当天的沙龙活动中,黄备胜反映企业新上项目存在用电负荷不足的情况。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两周时间,问题就得以解决,单拉的10千伏高压线路将确保新上项目于9月正式投产,比预期投产时间提前不少。

  历经多年风雨发展,黄备胜的企业已经成长为年产值超亿元的大公司,今年新上的纸浆模塑项目是企业寻求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所生产的产品将达到百分之百降解。“我们经营企业多年,在专门邀请企业家参加的平台上,直接与市领导对话还是头一回。自家企业的事成了大家的事,很有归属感。”黄备胜说。

  从“企业被动找领导”转变为“领导主动找企业”,从“企业多次多头找”转变为“领导分批逐一听”。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顶格倾听企业心声,通过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和“优环境、稳经济”现场集中办公活动,点对点了解企业诉求。1-6月,市委、市政府累计召开“宜咖吧”企业家沙龙5期、企业家座谈会4场,同企业话发展、谈项目,共收集企业诉求150个,已办结147个。各县(市、区)也采取早餐会、茶话会等不同形式开展政企面对面沟通活动。

  同时,建立市级领导包保企业工作机制,32名市级领导联系包保各县(市、区)、开发区、产业集群镇、服务业集聚区的64家重点企业,每月联系企业、每季度上门走访,做到“好时不扰、难时援手”,真心实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各县(市、区)也同步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已累计深入3495家企业开展全面走访宣传,及时、长期、全面、系统帮扶企业的良好氛围已然形成。此外,企业家们也有了“娘家”,12个县(市、区)和市级企业服务中心均已组建完成,市县两级均设立为企服务专窗,迎江区等地还在乡镇(街道)设立企业服务工作站。

  真正把企业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把企业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面对面、心贴心的机会多了,企业家的“牢骚”也就变少了、“点赞”自然多了。

  优服务 解难题

  让企业全力加速跑

  项目联络员潘海云24小时“妈妈式”服务企业,促使安徽慧儒投资58亿元年产8万吨铜箔项目创造了“21天签约、30天拿地、40天开工、156天封顶”的“安庆速度”。“只要是慧儒的事,哪怕半夜接到电话,我也会打起十二分精神立马处理。”潘海云说。

  如今,“安庆速度”已不再是稀罕事儿,大家在比学赶超中加快企业诉求办理,提升为企服务质量,推动疑难问题解决。“对企业提出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形成诉求办理单,明确责任人和责任单位。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146家,收集问题189个,办结问题174个,企业家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大观区企业服务中心主任代伟告诉记者。

  为项目服务方面,我市严格按照《安庆市“5+1+N”项目推进工作方案》,推动项目尽快审批开工。将招商引资10亿元以上项目及集中开工项目纳入“5+1+N”项目库,建立项目档案,排出项目进度时间表,目前入库项目189个。开展项目代办帮办,从各级要素审批职能部门选配354名帮办专员成立13个帮办专班,“一站式”把脉问诊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抽调147名机关干部担任代办员,“专门”服务重点项目,“一对一”全程跟踪代办各类证照。同时常态化走访项目现场,对超期未开工或未实质性开工项目实施“黄牌”“红牌”预警。

  为企服务方面,我市制定《安庆市企业诉求办理工作暂行办法》和《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提升方案》,建立集受理、交办、承办、督办、办结、反馈、评价于一体的诉求办理闭环工作机制。

  线上依托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线下打造企业服务专区,对企业诉求“一口受理”。明确专人对企业诉求“点对点”交办,成立督查组对“访企解难”诉求办理工作开展专项督查,累计下发交办单31批次、诉求办理通报3次。6月底,对8个调度后仍未有明显进展的企业诉求,下发“蓝牌”提醒督办单,推动诉求办理动态清零。对承办单位申报办结企业诉求及时开展满意度回访,企业反馈不满意的退回重办,累计退回办结不达标或企业不满意诉求154个。1-6月,我市共收集企业诉求2259个,已办结2253个,办结率为99.73%。

  同时,我市多渠道多途径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企业家和百姓群众的赞扬。全市共起底营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18个,通过通报、会商、调度、督办等方式,目前已办结问题17个,正在推进1个,某新材料公司拖欠职工工资和社保费、某塑业公司不动产权证长期无法办理等难度较大、时间较长的历史遗留问题均得到妥善处理。

 

(全媒体记者 白萍 通讯员 江玉娣)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