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智能回收柜、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 市民处理垃圾有了更多选择 垃圾分类从新时尚成好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事关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今年7月底,安庆市出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在我市范围内统一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四分法”,即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模式进行分类。推行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到2022年底,迎江区城市建成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迎江区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的怎么样了?市民知晓度如何?近期,记者进行了走访。

  100余个小区设置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柜

  10月17日一早,在沿江路阳光花园三期小区,居民王潜潜将这些天收集的饮料瓶和快递盒投放到小区里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柜。王潜潜熟练地扫码登录,然后将垃圾按照不同的品类,分别投放到不同的回收柜里,不一会儿功夫,0.54元就转到了王潜潜的手机账户上。

l_CB20221018104610328001.jpg.jpg

  垃圾分类智能回收柜正面设有玻璃、金属/塑料、织物、纸类回收柜,侧边还设有有毒有害垃圾回收柜,主要收集废旧充电电池、过期药品、废旧灯管等。目前该小区设置一台智能回收柜、一座垃圾分类厢房和一个垃圾分类亭。

  “我们在家先提前做好基础分类,比如纸、饮料瓶、金属等。实行垃圾分类既能废物利用、保护环境,又能获得积分或者收入,一举多得。”王潜潜表示。

  迎江区按照300—500户的标准配备一个智能回收柜和一个垃圾分类亭。目前,该区各小区已配备智能回收柜一百余个,已注册用户41000人,投递次数超60万次,源头减量1400吨。未来,将会陆续递增到300个,方便社区居民实行垃圾分类。

  迎江区城管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吴辉介绍,该区按照年底前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做了一系列工作,目前已经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滨江示范片区、10+3拓展工程(即在全区选择10个物管小区,1个开放小区,1所学校和1家机关事业单位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今年上半年又在20个小区推行实施垃圾分类,目前新河片区和龙狮片区智能回收柜等基础设施正在陆续安装。人民街道、华中街道、宜城街道、孝肃街道将在12月底前全部布点到位。

  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 成为可回收垃圾新去处

  10月17日上午9时,在安庆市人民东路上的一处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里,不到10分钟时间,陆续来了五六位居民。他们带着自己分类好的垃圾,前来进行处理。

  “每种垃圾价格不一样,所以我们一般在家都分类好,过来上秤称一下就行,很方便。”家住江畔尚城的王女士带来的废旧报纸和旧衣服,加起来有二十多斤重。她告诉记者,社区正在大力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就把家里平时一些可回收垃圾进行规整,既响应社区号召,又能赚点钱,一举两得。

  花纸0.55元/斤、书纸0.8元/斤、黄板纸0.85元/斤、报纸1元/斤、饮料瓶1元/斤、金属0.9元/斤、纺织物0.3元/斤……走进该处便民服务站,再生资源数据监管平台的大屏上展示着每种可回收垃圾的价格。据介绍,该服务站于今年5月初开业,截至目前,已经回收可再生垃圾161吨。

  “现在越来越多人来我们这里,每天回收再生垃圾超过500公斤。我们还推行环保积分制,可换取盐、酱油、醋、肥皂、洗洁精、洗衣液、玩具等,商品价格均低于市场价格,目前大概有100人次兑换物品。”该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姚婷婷告诉记者。

  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的建成是安庆重构再生资源回收网格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市场转型的一项重要举措。迎江区政府在垃圾分类全覆盖示范区推广进程中,创新互联网+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模式,满足居民智能化、多元化、快捷化、便利化服务需求。目前已经投入运营5家服务站,打造建设1个“两网融合示范片区”。

  规范化改造让 废品回收站更绿色环保

  致力于“资源循环利用、助推低碳生活”,迎江区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出力、自主管理的模式,对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解决方案升级,以服务居民为中心,打造“物联网+服务+监管”创新管理模式,共建“无废城市”。

  针对传统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小、脏、乱、差”特点,迎江区研究制定了“11+8”规范要求。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经营,比如必须证照上墙;必须保证墙面地面干净整洁;必须做到日产日清,每日22时前清空当日可回收的物品;必须明码标价;必须依法开票、办理涉税事项;必须建立可回收进出台账;严禁在加油站、加气站河道200米附近设站;严禁电线私搭乱接等。

  再生资源便民服务站以社区居民为重要服务对象,积极传播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供全品类可回收物线下到店、预约上门等回收服务,特别是低价值可回收物的有效回收。

  “如果收运不及时,堆积占道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对此,我们提出规范措施,有的是利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新建标准化回收服务站,有的是利用已有的服务站进行改造升级,达到标准化。目前,全区废品回收站大概60余家,规范化站点已经有7个,每个乡街完成一个。到年底将达到40%,到2023年6月份达到100%全覆盖。”吴辉表示。

 

(全媒体记者 雷琳琳 通讯员 高庆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