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邬昊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4-25 9:53:52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情感生活又是怎样一种状态?记者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我市市民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的情感生活现状与过去相比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
■亲情篇
亲人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
“以前想着有电话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如今愿望实现了,我却开始有点讨厌它了,因为它反而使我与亲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大家有什么事都是通过电话联系,互相串门的机会也就越来越少,就连自己的儿女都只是平时打打电话,很少来到家中,更别说我那几个兄弟姐妹与他们的孩子啦.......”谈起自己现在的亲情现状,67岁的王大妈有着无尽的感慨。王大妈告诉记者,她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弟弟,以前都住在四方城一带,一有时间兄妹几个就会互相串串门、吃吃饭、谈谈心。如今大家都搬了新居,分布在市区的四面八方,聚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现代的通讯发达了,他们平时都可以通过电话互相问问近况。她觉得,现代生活水平虽好了,但亲人们在一起相聚的日子却越来越少了。其实,对于亲情的交流,我市很多年龄偏大的市民都有这样的感觉,很多人也因此而产生了各种担心。
“由于平时在一起聚得少了,我的孩子与他们的表兄弟姐妹们也接触得少了,他们如今偶尔碰到一起互相比较生分,我都感觉他们没有什么话说,大家彼此只是礼貌性地打打招呼,而他们的孩子甚至互相都不知道谁是谁,看到孙子辈们互相既不认识又不说话,我们这些长辈们心里真不是滋味。”刘大爷今年73岁,他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担忧。
多数年轻人不知父母生日
“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记者询问了多位年轻人同样的问题,结果是有一半以上的人坦言不知道。这个问题折射出我市部分年轻人的亲情观念亟待提高。
“我也陪父母庆祝过生日,这都是父母当天才告诉我的,每次庆祝完后都提醒自己一定要记住他们的生日,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今年26岁的小松在谈到父母生日这个问题时如是告诉记者。而小魏则告诉记者,父母自他长大后就从来不过生日,父母曾经告诉过她他们的生日,可自己已经记不起来了,如今又不好意思询问,怕他们伤心。
其实不仅是不知道父母的生日,如今我市很多年轻人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储先生已经三年没有回老家岳西看望父母,因为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色,他在单位被予以重用。然而事业的成功也让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空闲时间,回家看望年事已高的父母更成了一种奢望;冯小姐告诉记者,一年前她将父母从望江老家接到市区她的家里,然而他们仅仅住了不到三个月就回去了。原因很简单,无法适应女儿的生活;“现在除了给父母钱或者给他们寄点东西,没有其它的表达方式了,如今我们都各自有家庭,没有时间守在他们身边尽孝。”众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年轻人们都这样表示,“我们关心的话题父母并不了解,而父母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们又不懂,所以和父母之间的沟通相对少了,能够做的也就是多给他们一些物质上的关心了。”
关键时刻,亲情最可靠
去年1月4日,汪先生出了车祸,身受重伤,被抢救过来后,还需要一大笔治疗费,亲戚得知后,纷纷拿出积蓄拿为他垫付医疗费,好几位亲人还主动要来医院看护,看着亲人们无怨无悔地付出,汪先生非常感动,他平时由于种种原因与这些亲人接触时间并不多,然而到了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的就是这些亲人。“这就是血浓于水的真正体现。”汪先生向记者感叹道。“我现在经常到亲戚家走走,因为我知道,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关键时刻,最能靠的就是亲情。”汪先生的感触,很多市民都有,很多老人和中年人都向记者表示,他们都已经注意到了亲情交流缺失这样的现象,并正在努力改善这一点,比如多带孩子到亲戚家走走,经常邀他们来自己家里坐坐,大家常在一起增进增进感情,让亲情温暖每个家人的心灵。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