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农民生活保障:范本在五里

作者:胡玉堂,项顺平,施茂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4-18 9:44:18       农民的生活保障如何,是衡量和谐社会发展和体现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我市是农业大市,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的生活保障十分关注,大观区十里乡五里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始终不忘农民的生活保障,为我市启动农民生活保障工作发挥了示范作用。 “失地”农民生活无忧
  建设单位征用土地,大多都给予一次性补贴,而五里村在建设工业园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办法,被征用土地的农民,既可以领取补偿金,也可以用被征用的土地入股,成为建设项目的股东,让“死钱”变成“活钱”,使失去土地的农民生活过得仍然无忧无虑。
  五里村位于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土地都被工业建设所征用,通过多年的运作经验,该村意识到仅仅靠一次性补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生活保障,于是,在建设标准化厂房征用土地时,他们决定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可以用土地作为股份入股,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考虑到各村民家庭的不同情况,本着自愿的原则,但参股限量,确保“受益”的覆盖面。这一举措,受到了村民的欢迎,今年60多岁的宋福珍老人就是以土地参股的“积极分子”。她说:“女儿都已成家立业,有着较满意的工作,也不缺靠征用土地补的这点钱用,与其将这笔钱放在那里不用,不如将土地入股,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由于该股份可以转让、继承,投入以后无需劳心费神,因此,很多村民有意超标准参股,还有一些在外工作的子女也想参与其中,但该村严格把关,没有让一名计划外的人成为股东。一些以土地为生的村民更是高兴,他们说,每次征用土地时,他们都提心吊胆,担心土地被征用,因为失去了土地,对于他们来说,等于失去了生存的依靠,这次土地被征用,他们不但不害怕,反而格外高兴,这是因为他们再也无需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了。
  据五里村的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之所以采取股份合作的办法,是因为有的村民缺乏投资、经营的意识和能力,只能靠补偿金“坐吃山空”,而这笔钱是有限的,无法成为其永久的生活依靠。通过股份合作,将他们的一次性收入变为长期的收入,使其获得一定的生活保障。该村共199人成为标准化厂房的股东,绝大部分为土地入股者。
  记者采访时,正逢该村发放股金证,只见一个个手持股金证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宛如盛开的桃花。
特殊群体另有待遇
  由于五里村的集体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此,生活在这里的特殊群体每月都能享受一定金额的生活补贴,生活变得更加充裕了。
  公职人员退休后,无需工作照样到月领取工资,无疑是无数农民朋友羡慕的一件事,然而,五里村的村民对此却淡然看待,因为他们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同样能按月拿到养老生活补贴。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户籍在该村的常住村民,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每人每月可享受60元的养老生活补贴,每季度领取一次。对曾为集体经济发展付出过心血的村干、村民组长、妇女队长、企业厂长、会计等人员,按在职年限每月增加1—10元的养老生活补贴,以此激励更多的人为集体经济发展做贡献。一位担任过企业厂长的老人说:“虽然每个月增加的养老生活补贴金额不多,但通过这种形式,肯定了我们过去的奉献,在更大的程度上,给予了我们精神慰藉。”
  在五里村不仅老年人享受生活补贴,残疾村民同样有着特殊的待遇,户籍在该村年满18周岁的常住一、二类残疾村民,每月可享受70—110元的生活补贴。残疾人孙昌启在家开了个杂货店,生意做得像模像样,家里所有的人都衣食无忧,但他仍然享受生活补贴,因为他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据当地村民介绍,该村在实施生活补贴方面,始终不放过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开始启动该工作时,村干到每户残疾人的家中了解情况,并对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将申报人的名单张榜公示;同时,杜绝打“擦边球”的现象发生,设置了举报箱。目前,该村已有22名残疾人和351名老年人享受到了生活补贴,此项资金每年30余万元。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