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宏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4-1 9:51:54
孝,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人人都有父母长辈,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儿女的义务。太湖县新仓镇花园村39岁的孝子张福义日前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华孝亲敬老之星”的称号。
在花园村,张福义是村民们人人称赞的孝子。他十多年如一日,精心照顾久病的父母,被当地群众传为美谈。
张福义的母亲许小玉今年78岁,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胆囊炎等疾病,经常住院,有时一年要住三、四次医院。他的80岁的老父亲比母亲也好不了多少,患有严重的哮喘病,一到冬天,咳嗽起来上气不接下气。因为哥哥姐姐都不在父母的身边,全家的重担都落在了张福义的肩上。
“不是夸自己的儿子好,福义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整个村里找不出第二个来”。面对记者的采访,许小玉激动地对记者说:“特别是福义给父亲吸痰的事”。许小玉拿出了一根胶皮管,她哭着让儿子说说给父亲吸痰之事。张福义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十年前,父亲就患了严重的哮喘病,总是治不好。有时躺在床上咳嗽时不能吐出痰来,我怕父亲被痰噎着,就用吸管把痰给吸出来。”
“烦恼肯定会有的”。张福义说:“但是,为了让父母能多活上几年,我不想留下任何遗憾!”张福义的妻子张兰芬三年前还在湖州市做裁缝,在得知公公、婆婆的病情加重时,她放弃了一年能赚二、三万元的活儿,毅然地回到家中,帮助丈夫共同照顾两位年迈多病的老人。
张福义说:“这些年来,我记不清有多少时间是在医院陪着父母度过的。在老人的病床前,我看到了许多种类型的子女,他们中有些人的表现着实让我寒心。”
有一次,张福义看到和自己父亲同病房的一位老人因中风瘫痪了,被几个儿女送来后,儿女们都不见了,只找来一个陪护员照顾老人。而那名陪护员也是糊弄了事,每天喂老人吃饭时也不管老人这一口是不是咽下去就紧接着又喂一口,老人经常被憋得满脸通红。张福义实在看不下去了,接过了陪护员给老人喂饭的这份“差事”。张福义感慨地说:“我越是看多了这种让人寒心的事情,我越要照顾好自己的父母。”
谈到张福义对父母的一片孝心,陪同记者采访的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刘如生说出了一件自己至今还“后悔”的事情。他说:“去年4月份的一个下午,村里开会,我看见身为村主任的张福义在会上打瞌睡,以为他中午喝多了酒,就当众狠狠地点名批评了他。会后,张福义对我解释,他的父亲突发疾病,在医院里进行抢救。他始终地陪伴在父亲的身边,三天三夜都没有合过眼。听后,我心里不是滋味,后悔不该这样冤枉了张福义。”
由于张福义和妻子的精心照料,两位老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张福义感到很开心。他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没有白费,对于家人和外人的赞赏,张福义却谦虚地说:“晚辈孝顺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两位老人逢人便说:“人老难得有孝子,我们有一个知冷知热、通情达理孝顺的儿子,老来享福,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