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华,王三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2-25 10:19:54
正月初四的上午,早饭之后,太湖县新仓镇花园村海湾村民组的街道上,车来人往,小孩子们在家门口放着鞭炮,嬉戏着,浓浓的年味笼罩着村庄。村民吕克韶老人一手捧着时新的玻璃茶杯,一手拿着他那杆抽了几十年的“旱烟袋”,悠闲地在街上走着,迎面碰上了老茶友倪甲楼,互相打了声招呼:“走,去茶馆喝茶去。”当他走到不远处陈老板的茶馆时,里面已经坐满了客人,一阵寒暄之后,陈老板客气地为他泡上一杯太湖的好茶。记者随即与老汉在茶馆里聊了起来,“经常来茶馆吗?现在生活过得怎么样?”记者问道。“现在,生活都普遍提高了,尤其政府搞新农村建设,我们这里的村容村貌都改变了很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政府对农民的关爱啊!”吕老汉乐呵呵地回答记者的问话。一旁的倪甲楼告诉记者:“现在国家的政策好,我们这个小小的村民组还建起了篮球场,把当家塘也修好了,哎,如果再能多一点资金,把村庄的小路修一修,那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就会更方便了。”村民组长吕孝义向记者介绍:“在花园街道上,有三四家茶馆,一般都是老人们在这里谈天说地,茶馆生意也一直很不错的。”
太湖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盛产茶叶,太湖人故有喝茶的习惯。赵朴初老先生生前曾为家乡“天华谷尖”茶叶题字、赋诗:“深情细味故乡茶……”。在太湖广大农村特别是在畈区和丘陵地区,人们还有坐茶馆的习惯。人们在劳累之时或闲暇之余,到茶馆里喝上一壶茶,老的、少的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有说有笑,岂不快哉!
当然,能悠然自得地坐在茶馆的以老年人居多。不论闲忙,吃过早饭,老人们总是喜欢带上小孙子(女),早早地来到附近的茶馆,有的老人一边喝茶,一边还抽着旱烟。烟头熄了,将打火机揿在地上,似钓鱼似地再行燃点。喝茶时,他们可以旁若无人地自得其乐;在大热天里,他们还会毫无顾忌地光着膀子在茶馆内喝,将双脚置于方桌的档上,煞是悠闲。因为开茶馆的也是老年人,于是,周边的老头儿便聚在一起,由于经常是老面孔相见,所以,来茶馆的他们彼此都相互认识。一般来讲,一壶茶才三到四角钱(过去才一角钱,那时是用碗喝。现在改用壶泡,一人一壶,直到喝清为止。有时,碰到茶馆老板多情多礼,还会在中途换上茶叶。),可这足可以让老人开心一个上午,甚至一整天。至于茶钱,当然是各人自付。有时遇到新开亲的两亲家,他们也会争着去付帐。在茶馆里,老人兴之所至,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国家大事,张家长李家短的,无所不谈,喝完讲完,便各奔东西。于是,人们给茶馆取了个好听的名字:新闻中心!因为那里每天都有“新闻联播”。
在太湖县,即使是正月初一,一些老茶馆也会开张(当然,这在年前茶客都会得到通知)。因为初一那天,最多也只是晚辈对长辈拜年,所以老人们也乐意去茶馆喝上一壶茶。新年里,茶馆里不仅茶钱免费,而且开茶馆的还会送上一些瓜子、糖果什么的。只要看到老人吃过早饭要出门的样子,这时,他的儿孙便会立即送上一个红包———给老人一些茶钱以表孝心。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再说茶馆的茶叶,其实并不比自家里的好。可老人们这种传统、习惯却没有丢。也许他们讲究的是一种气氛,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享受的是一种独有的乐趣。实际上,茶馆除了休闲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是老人们交友聚会的好去处,更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