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惠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8-17 9:22:57
街边的凉皮、凉面成为一些消费者夏秋季节就餐的首选。13日,记者走访了城区10余家经营凉皮的摊贩,发现这些经营点大多没有防蝇、防尘等卫生设施。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凉皮、冷菜等都暴晒在阳光下,卫生状况令人忧心。
抓了零钱抓凉皮
13日中午,在人民路小吃集中的地带,经营凉皮的流动摊贩随处可见,连一些原本销售杂货、饮料的小店也悄然经营起凉皮生意。在摊贩推着的小车上,大多摆着一个盛放凉皮、冷菜和配料的玻璃柜子,设备十分简陋。
在吕八街,一名卖凉皮的摊贩将小车摆在最热闹的路口。中午11时左右,有2名女孩过来买了3份凉皮,小贩动作麻利地切皮、抓黄瓜丝、豆芽菜,然后加调料,1-2分钟,一份凉拌凉皮就做好了。小贩用手抓起钱找零后,又直接用这只手拿起一张凉皮切起来。记者发现,很多小贩抓过钱的手,都直接接触凉皮、黄瓜丝等,没有经过任何消毒,也没有佩戴一次性手套。
无防尘防虫设施
一些放凉皮的小车没有任何防尘、防蝇设施,盛辣椒油、蒜泥等的塑料瓶也都是敞开的,由于天气炎热,不时有小虫子飞到塑料瓶上。酱油、醋等调料都装在一个个矿泉水瓶子里,调料颜色看上去有些浑浊。来往车辆扬起的灰尘和凉皮、调料进行着亲密接触。
在小车的一旁,挂着一个大的透明塑料袋,数百个一次性餐盒散乱地装在里面,餐盒边缘沾着点点油渍。
记者询问一些摊贩是否有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时,有的小贩说“没有,问这干嘛?我们都是小本生意,没那么多讲究,”有的回答“这有什么关系?”
配菜常常不新鲜
在北正街一个流动小推车旁的塑料袋里,放着几根待用的黄瓜,记者抓在手里捏了捏,发现黄瓜非常软,中间部分甚至已烂掉,而碗里盛放的豆芽有些发黑,看上去十分不新鲜。
超市:凉皮制作有讲究
记者13日探访了人民路上的几家大型超市,注意到超市里也有现制的凉皮售卖。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凉皮的制作过程非常严格,不仅要用专门的蚕豆粉制作,还有专门的制作单间。从事制作、销售的工作人员还必须佩戴口罩、手套及帽子等。另外,凉皮和酱油、醋如果当天有剩余,都必须销毁避免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