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惠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8-16 9:53:06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七夕节”。记者日前巡城发现,与2月14日西方情人节铺天盖地的盛大促销以及玫瑰花盛妆打扮的街道相比,本周即将到来的“七夕”情人节似乎受到了宜城商家的“冷遇”。节日气氛并不浓厚,连以往热衷于借节日“炒作”的商家也显得格外“冷静”。
看新闻方知是佳期
昨晨,市民李先生看到电视里一条关于“七夕”的新闻,方知过几天就是中国情人节。如果不是媒体的频繁提及,大多数都市人都不知道有“七夕”。在医院工作的王小姐称平时工作紧张,忙起来连今天星期几都不知道,哪有时间去看农历?一些年轻人在听说中国情人节时,都笑着摇头说,“洋情人节是过了,但本土情人节还真没过过。”
多数商家懒炒“七夕”
记者近日走访人民路附近商圈发现,只有少部分珠宝钻石在进行“七夕”推广活动,部分化妆品、服装专柜上以“七夕”特别宣传画及图标在进行分散的小型促销,但实在难引起路人的注意。据某商场专柜销售人员表示,在2.14情人节销售额会是往常的3倍以上,而在“七夕”,只会是0.5倍,为此很少有商家在“七夕”特别花心思。
餐饮方面,有不少餐厅这几天开始推出情侣套餐,但这些情侣套餐并不是只在“七夕”当天才推出,餐厅客服人员表示,并不会象2.14情人节一样,特意推出各色服务。
相对于实体店商家的平淡应对,网购显得相对火热,据一本地鲜花网的负责人表示,鲜花是“七夕”的主要礼物,该网站针对不同年龄层推出了相应套餐,价格上,也只比往常高出5%-10%左右。
老节日如何焕发青春
宜城街头少见“七夕”节的气氛, 一些市民称,之所以淡忘“七夕节”,缺乏炒作固然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即“七夕节”缺乏相应的“载体”。玫瑰几乎成了情人节的代名词,可中国情人节除了没有活动的载体之外,还没有物品的载体。即便商家以中国情人节的名义搞促销,但是展示的商品却难见“中国味”。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七夕”节应当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物品来代表美好祝福。
“过西式情人节,可以送送鲜花、巧克力什么的,‘七夕节’如果仍是这一套,也没啥新意。”市民王小姐表示。看来,想让“七夕节”焕发青春,活动内容恐怕要重新设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