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一位花甲老人的大雁之情

作者:李翔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9-20 9:19:12       一位年愈花甲的老人在去年4月的野外放牧中,从芦苇中发现了10只大雁蛋,经过老人的精心呵护和人工孵化,一个多月后,小雁破壳而出。并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小雁越长越大,并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始终不忍跟随大雁群飞走,现在只要老人一声呼唤,它们便会做出鸣叫来与老人回应……。
 
鱼雁村是迁徒候鸟的天堂   9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宿松县佐坝乡鱼雁村龙湖,这是一个看似一望无际的自然生态湿地,据说这里盛产各种鱼类,每年还有成千上万只大雁或其它种类的飞禽飞来这里栖息和过冬,是一个典型的南国渔米之乡,鱼雁村也因此而得名。
 
10只雁蛋全部孵化成活   在一个非常低矮、简陋并四处透风的棚屋中,记者见到了这位61岁的老人张仁娇,她告诉记者:这10枚雁蛋是她去年3、4月份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分别在该村龙湖湿地三处地方捡来的,通过她精心人工孵化,这10枚雁蛋均产出10只成活的小雁,经过她的精心饲养,现在每只大雁都在10斤以上,并且生长和健康状态良好。
  “这10枚雁蛋捡来时就比普通的鹅蛋要大,一只大概在4两左右,我还学会了自己给这些禽类治病。这些雁儿也很听话,现在我只要一呼‘雁儿’,它们就会来到我身边。”张仁娇老人告诉记者,她与老伴已经养鸭2年多了,老伴叫王菊保,今年65岁,两人唯一的一个女儿也远嫁到了几十里外一个乡,目前她靠与老伴饲养一千只鸭仔相依为命。
 
雁儿夜晚就栖居在室外   “我现在每天都早晚各喂它们一次食,是用买来的饲料喂,中午这些雁儿就吃这湿地里的青草。”张仁娇老人指着她家棚屋前不远的一个塑料简易的围栏说,晚上,这10只大雁就栖居在这围栏里。
  “夜晚将这10只大雁,就放在室外你会不会担心有人来偷它们?”老人十分自信地说,这里不会有人偷的,这附近前后都有她的亲戚,这里治安也很好,是不会有人来偷的。
 
大雁与老人有着深厚感情   老人还告诉记者,这10只雁都蛮温训的,她也与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天如果见不到它们都憋得慌,雁儿也与她十分亲近,自然也认识她,还能明白她的呼唤,并用鸣叫与她做着回应,有些雁儿有时飞到十多米的空中,但都仍然还是回来了。
  “这龙湖有大面积的自然生态湿地,应该有不少野生禽类来这里栖息繁衍,村里还有别人也饲养了大雁吗?”
  “只听说有一户人家养了4只大雁,可后来飞走了三只,我家是最多的。鱼雁村有不少村民捡到鸟蛋都是吃了,我不忍心吃它们,我想饲养它们并让它产仔。”张仁娇老人还告诉记者,有不少人看到她在饲养这么多只雁后,想出高价收购它,但我不会卖。我想等它们能产仔时,留下雁仔后,再把这些大雁上交给当地野生动物保护站。
 
老人也有着一个小小“心愿”   “我是饲养鸭仔的,希望将来能人工饲养这些大雁,我与老伴现在也正在摸索一些饲养经验。”张仁娇老人说,目前,只是担心有关部门是否准许我人工饲养。
  看到老人对雁儿这样有感情,不忍心让老人有些许的失望,也顺便想知道老人饲养的大雁是否属于国家级保护的野生禽类。
  24日下午,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市动物园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动物园的殷国凤园长告诉记者,按照记者提供的图片来分析,老人饲养的这个雁叫灰雁,不属于国家级保护的,每年4月份迁徒去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地,10月份左右再飞回来,喜欢在长江以南越冬。
  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老人饲养的是灰雁再次得到证实,该站的朱文中站长告诉记者,该雁是野生禽类,不属于国家级保护的,只要该老人到当地林业局申请一个野生禽类训养繁殖许可证即可饲养。   记者手记:
 
  一个花甲老人,当她在偶然的放牧中捡到这些雁蛋后,并不象其他人那样捡后即吃掉鸟蛋,而是精心去呵护、照料小雁慢慢地长大,并在雁儿成长的过程中,与它们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而雁儿也“留恋”着老人的这种“关爱”,并同样也给老人带来了快乐!这是人与自然界生灵一次心灵的“碰撞”,更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次美好的范例。
  人是一种有感情的“高级动物”,自然界的动物也是有着同样的情感,只是它们的表达方式,没有人类那样直接和直观。但它们也会用它们所特有的方式,去“感化”你,去“亲近”你。
  希望与动物同在自然界中生存的人类,看到老人的这则美好的故事后,能够使自己与动物更加和谐的相处,因为世上多一份“爱”,世界也会多一份和谐与美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