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加大健身场所建设时不我待

作者:王慧,张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7-10-18 9:22:53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强身健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缓解广大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与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构建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居民小区健身器材的投入。”市人大代表周国平在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我市自1997年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以来,现在城区已配备了39套健身路径,其中市体育局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在我市部分小区和一些公共体育场所兴建了24套,其它都是有关单位或部门自行配置的,城区的每个街道办事处基本都配备一套全民健身路径。但是,由于城区人口多、小区多,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居民健身设施显得严重不足。早在1986年,城乡建设部和国家体委就曾联合发文,规定城市公共体育运行设施用地每千人不得低于300平方米,也就是说每千人就拥有一套健身路径。按照这样的要求,我市城区约72万人口,健身路径远远达不到要求。市体育局负责同志直言不讳地说:“当前我们的‘欠帐’还很多,一方面是由于规划的原因,不少地方小区住宅太拥挤,没有场地安装;另一方面,就是居民属地的领导,对本地居民从事体育健身、增强体质这个事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是由于长期投入不足,加上过去的城市建设规划所留下的无法根治的后遗症,最终导致了我市体育健身路径工程进展缓慢,不仅缺乏体育健身器材,而且很多的居民小区根本就没有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为此,今年6月份,市体育局已与规划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安庆市城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的有关通知》,明确规定在新建小区内必须按比例预留公共体育活动场地,兴建体育设施。在城市住宅小区的体育设施用地内定额指标为不低于每千人300平方米;在城市住宅小区体育设施内容的安排要结合绿地统筹规划,要求居住组团应配置不少于1套健身路径,居住小区配置不少于3套健身路径,居住区配置不少于5套健身路径。
     在收到周国平代表建议后,建议承办单位市体育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今年6月份,市体育局对体育馆健身广场进行了改造,对地面进行了硬化、美化;8月9日,市体育场维修工程动工,届时将建为塑胶跑道、人造草坪、带看台的较为现代化的体育场,主要用于城区居民体育健身和业余体育训练;8月份,重新修订了《安庆市体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规划今年内完成市双井街体育场修建工程,2008年完成市体育中心综合训练馆工程,2009年前启动体育中心3万人体育场工程,2010年前完成以现有体育馆及综合训练馆、3万人体育场三大件为主的市体育中心其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后,我市体育设施条件将得到全面改善。
    目前,市体育局正在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和单位联系,争取早日在江边公园建成沿江全民健身带,使之成为我市的一个全民健身亮点工程,大力改善广大群众的健身条件。
     市人大常委会表示,加大对全民健身器材的投入,改善全市居民健身条件,是市政府及体育部门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具体体现,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加大对此建议的督办力度,使这一民生建议落到实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