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循环经济让宜城 天更蓝水更清

作者:金秀华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7-11-27 9:38:36     特邀嘉宾:大观区副区长 张黎明        主持人:金秀华  “环境问题”和“土地问题”是近几年国内开发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有些官员为了招商引资,将国家土地半卖半送,明卖暗送。在我市大观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园建设中有这种现象吗?对于环境问题,大观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园有22家化工企业,这些企业是否存在环境污染问题?大观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园位置敏感,正处在我市城市取水口上游,在水体环境方面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面对晚报记者金秀华提出的一系列尖锐的问题,大观区副区长、大观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黎明是如何做,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关于
        环经济产业园
        背景之一
  位于大观经济开发区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属省发改委确定的全省18家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园之一。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把一个产业产生的副产品或者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产业的投入或原材料来实现产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
  记者:循环经济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你能举个具体的事例给我们讲解一下,循环园区的企业都是怎么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呢?
  张黎明:比方说时菱化工吧,它利用自有的专利技术,从安庆石化的污水中提取特殊的污染因子酚和氨,生产精致的化工产品的同时降低了安庆石化污水处理成本。而凯美特企业则是利用安庆石化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加工成食品级和工业级二氧化碳,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解决温室气体效应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
  记者:听了你的介绍,感觉到你们循环经济园和安庆石化的联系很紧密啊?
  张黎明:是这样的。我们围绕石化的废水、废气、废渣进行配套、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安庆石化的公共工程,如码头、仓储等生产要素,通过循环经济园这一平台走向市场,与园区企业进行整合利用,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同时,安庆石化的下游产品,通过招商引资进入大观经济产业园。
  记者:据我所了解,你在大学的时候是学历史的,接管大观经济开发区之前好像也没有接触过经济开发尤其是循环经济方面的事务。现在听你谈到循环经济时,俨然是一个专家了,那么,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张黎明:这些都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学习和积累起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开发区的工作人员们对怎么搞循环经济都不是很明白,我们就一方面发扬愚公移山的艰苦奋斗精神,修路、接水电、铺设各种管网,2年时间内推平了23座山头。另一方面,我们学习智叟的科学精神,请有一定资质的专业机构做规划、方案、评价报告书,然后请高层专家评审。这一路走来,不想成专家都难了。
  记者:循环经济产业园什么时候建成呢?意义如何?你心目中建成后的园区又是个什么样子的呢?
  张黎明:整个规划到2015年建成,面积9平方公里。建成后工业总产值360亿元,可创税收30亿元。按照规划,园区的绿化率为25%,水面保留4%,园区的道路根据园林专家推荐的树种、草种进行种植,能有效地吸附、降解有害气体、粉尘和噪音,道路会以树名、草名命名。在我心目中,它规模不大,但会是一个经典雅致、表里如一的循环生态性工业园。
     关于循环经济园
           对环境的影响
           背景之二
  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大观经济开发区现有的36家企业中化工企业就有22家。而开发区地理位置敏感,正处于安庆市城市取水口的上游。针尖上的舞蹈,大观经济开发区如何跳得美妙?
  记者:据我了解,大观经济开发区36家企业中化工企业就有22家。这是否存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张黎明:一提到化工企业,多数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污染问题。尤其是我们开发区现在是各种化工企业云集,更是令市民关注。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我们在建的循环经济园已经为杜绝环境污染做好了详细可行的规划。
  记者:这些规划具体是什么呢?
  张黎明:首先,在大气环境方面,我们要求进园企业在气体排放上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在噪音上,我们要求进园企业清洁生产,企业与企业之间有安全间距,卫生间距,这些都有具体的规定。在光学上,我们要求所有的厂房都不采用光辐射的材料,杜绝光污染。
  记者: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安庆市区的西南方向,你觉得这个地理位置对你们有利吗?
  张黎明:应该说,我们产业园的地理位置还是比较有利的。安庆的主导风向是东北风,而我们的产业园位于市区西南方向,气体排放对城区应该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循环经济园距离城区有3公里,周边的居民很少,而且已经在迁移了,此外,这里原来都是一些小荒坡,没有耕地、菜地,对城市居民生活也不会有影响的。
  记者:你们园区正好处在城市取水口上游,这个位置有些敏感。这对全市老百姓的饮水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那么在水体环境方面,你们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张黎明:这个方面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本月27日,大观开发区城西污水处理厂将正式动工建设。这是一个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5万吨∕日,先期建设1.25万吨∕日。建成后,每个企业预处理以后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达到国家制定的1级标准后,尾水穿过城区,西水东排,从新河泵站进入长江。现在,尾水排放管网已经先期开工建设。不仅如此,我们还考虑到园区雨水的污染问题,我们将前15分钟的地面雨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我想,虽然我们园区的位置比较敏感,但是通过我们的努力,对城市居民饮用水源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
  记者:现在有的省份为了吸收外资,不考虑环保问题,有些地方以大力发展高能耗工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要措施。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张黎明:经济和环境应该和谐同步发展。就我们自身来看,我们引进项目的时候,一定选择有精良实力的,经济技术、科技含量大的企业,这样,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做工业废品的预处理。同时政府也做好统一规划,做出正确的引导和管理。
       关于
            循环经济产业园
            的土地征用问题
              背景之三
  土地征用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一直矛盾迭出。浙江省城调队做过调查只有6.8%的农户对此表示满意,有22%的农户认为补偿标准严重偏低,53.2%的农户认为偏低。而浙江省经济相对发达,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略高。大观循环经济产业园虽然规模小,但也涉及被征地农民800多人,在对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问题上,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记者:前面谈到你们园区原来多以小荒坡为主,没有耕地和菜地,那这里有没有居民居住呢?
  张黎明:这里应该算是城郊了,有居民但是数量很少。
  记者:这就涉及到了征地农民的安置问题了。这里有多少被征地农民呢?你们又是怎么安置他们的呢?
  张黎明:我们园区的面积小,涉及征地农民的范围也很小。我们迁移了200多户居民,有800多口人。目前,征地安置补偿已经完成,居民还建房已经开工建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已经按每平方10元的规定交相关部门。
  记者: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开发区,经常会出现被征地农民因为补偿安置不合理而上访的现象,你们这里有这种上访的情况出现吗?
  张黎明:在这一点上,我们可能是做的比较好吧,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一例上访的事件。
  记者:在最近几年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中,大手大脚地耗用土地资源现象极为严重。更有甚者,有些官员为了招商引资,还出现了将土地半卖半送,明卖暗送的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张黎明:你所说的这种现象应该是存在的,一个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初期,首先要具备人气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不能一概而论是不是“形象工程”或者是“政绩工程”。而在我们园区,这个现象是不会出现的,首先因为园区的规模小,不会有土地资源浪费之嫌,其次,我们园区的土地价格比较高,我们不是在招商引资,而是在“选”商引资,一字之差,便是两个概念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