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侃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8-1-4 9:08:18
记者近日在宿松县佐坝乡佐坝村与73岁虞娇英“面对面”时,老人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今年五保户生活的“三个不一样”。
虞娇英所说的第一个不一样,是入冬前乡里为她等5位五保户新建了住房。第二个不一样,是她的供养标准已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第三个不一样,是看病有了保障,成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对象。
截至去年11月底,我市59435名农村五保老人,都和虞娇英一样,感受到了“民生工程”给他们带来的直接实惠和更多的快乐。
切实做好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我市2007年20项民生工程之一。我市在民政等部门前期进行的大量调研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含金量”颇高的“一揽子”实施意见。一是根据“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要求,确定了全市统一的供养标准。明确规定,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户年人均供养标准由原来的850元,提高到1450元,集中供养的标准人均提高到1780元。高于全省年人均供养1200元的标准。二是制定出了“十一五”期间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并提出了到“十一五”末,实现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集中供养率达到40%的工作目标。三是将全市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全部纳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结合城乡医疗救助等措施,解决五保户看病难问题。
为确实将这一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我市还专门发出通知,对五保供养对象经费落实渠道,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在确保市、县(市)区财政资金足额、按时到位的基础上,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每人每年生活必需品也逐一落实到村组和乡镇。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已新建、改(扩)建农村敬老院48所,新建五保老人之家103所。农村五保老人住房困难问题正在加紧改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