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安庆新农合实现全覆盖

作者:查啸宏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8-2-20 8:47:44         今年元月,安庆城区大观、迎江两区正式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这标志着辖8县(市)3区的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真正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当宜秀区黄梅村村民严翠荣从镇合作医疗办拿到6787.9元丈夫住院治疗报销款时,感激地说:“党和政府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我们的生活更有保障了。”这个村的支书汪小神告诉记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特受农民欢迎,全村1018户3872人,就有901户3523人参加了新农合。
     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达500多万。自2003年国家首次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试点工作的运行,目前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运行良好。我市新农合试点县岳西、望江分别荣获国家和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先进县。
       2003年7月,我市岳西县、望江县、桐城市被批准为首次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试点县(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立了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由个人、集体、政府多方出资的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努力做好医疗保障和服务工作。2004年度,总参保人数为116万余人,参保率为76.96%,享受合作医疗补偿人数为24851人,补偿金额为2260万元。其后几年,参保县(区)和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2007年市政府将推进新农合纳入了“民生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我市潜山县、太湖县、宿松县、枞阳县和宜秀区又被批准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新农合工作的过程,实现了全覆盖。
      截至2007年底,全市参保总人数为416.7万人,参保率为86.8%,享受合作医疗补偿的人数为126881人,补偿金额为15526.9万元。参合农民受益人数为107.09万人次,受益面为25.7%。
 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从广大群众的利益出发,重视和尊重农民意愿,及时调整合作医疗政策,让农民得到更大更多的实惠,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更顺乎民意,贴近民情,赢得民心。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抓实管,有关职能部门积极主动协调配合,从而使潜山、太湖、枞阳、宿松和宜秀区五个县(区)成功成为全省第四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实现了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全覆盖,虽然我市大观、迎江两区因农业人口达不上国家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的标准,不能享受中央财政每人20元的补助,但市委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将迎江区和大观区也纳入“新农合”范围,利用市、区财政的力量,争取得到省财政的支持。今年元月,两区正式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
 为了在更大层面上兼顾全体参合对象,提高受益面和受益率,我市在基线调查基础上,科学调整方案,修订出台新的筹资补偿办法,既避免了补助比例过高而透支,也杜绝了支付比例过低致使资金沉淀太多。调整筹资模式和基金分配,住院基本补偿基金由人均30元调整为人均45元,并及时调整和完善我市新农合补偿方案,实行“三增一降一取消”(即增加门诊、特殊病种和体检项目降低起付线,取消转院审批制度),起付线由原来500元降低到100-150元,封顶线由原来的1.5万元提高到3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赞赏,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不断完善试点方案,探索完善筹资机制和基金封闭运行机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增强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