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方婷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8-2-24 8:58:06
节日里,儿孙绕膝,天伦尽享;节一过,吵吵闹闹变得冷冷清清,近日,随着一些“候鸟”儿女的“飞走”,我市不少老年人情绪开始不大对劲,出现了所谓的“节后焦虑症”。
“过年期间,母亲整天忙这忙那,虽说时常累得腰酸腿疼,但开心得像个孩子,可这两天笑容少了,饭也吃少了……”市民张女士眼见其母情绪反常,感到十分无奈。原来,张女士的母亲共有4个子女,除张女士外其余3人均在外地工作,几乎每年只有春节才能一家团聚。前几天,3个子女携家人相继离开,老人就开始闷闷不乐,常把家里的电视机开得很大声,连坚持了一年的早锻炼都搁下了。
“我80多岁的奶奶也是如此,打电话给父母称自己好像血压高了,身体不舒服,但父母心急火燎赶回去时她又好好的,哪里不舒服也说不上来。”记者的好友小夏告诉记者,人们常说有些老人特别像小孩,尤其是逢年过节时,他们的情绪、行为波动较大,对心理学颇有研究的他 随即表示,这大概就是“节后焦虑症”的一种表现。
这几天,记者陆续从市内一些医院了解到,“节后焦虑症”困扰了我市不少“空巢”老人。据专家分析,这与节后子女相继离开有关,上了年纪的人总希望子女天天陪伴在侧,可年轻人有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于是与孩子共聚天伦时常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念想。年过完了,突然恢复平时冷清的生活,一般人都难接受,更何况是老人。该人士建议,在外地工作或平时工作忙碌的子女要注意,节后这段时间应尽量多去看看父母,多打打电话,使老人的情绪适应有个过渡期。特别是那些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的老人,他们的情感需求和情绪变化也就相应强烈,疾病也会趁虚而入,所以,为人子女者更应多加宽怀、安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