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本地快讯 >

谁是高价电的受益者?投诉6年未果

作者:乔剑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8-6-6 10:30:51     图为目前已入住1800多人的桐城市碧峰小区一瞥。 电价高、电压低,使黄老家的冰箱成了储存柜。 碧峰小区原规划总用电容量为1600千伏安的配变电设施蓝图。 【核心提示】
  民生工程经济适用房,电价何以6载高高在上?居民一再投诉,却屡屡受挫,其背后的原因何在?谁是高价电的受益者?近日,记者走进桐城市,对这一民生“怪象”展开了相关调查。  6月1日,桐城天气预报最高气温报30摄氏度,住在该市碧峰小区的黄志魁老人,冰箱还是没舍得开。
  桐城市碧峰小区是国家第三批经济适用房(简称经适房)工程,目前已经入住了600多户居民,人口达1800余人,然而这项民生工程却并没有赢得群众的赞誉,相反,这里的居民6年来不得不承受着高出国家规定16%的电价。
        经适房里的高价电
  年约7旬的黄志魁老人,是2003年入住碧峰小区的,他的小儿子和媳妇均没有工作,一家5口人仅靠他每月1400元的退休工资维系。由于入住后电费比过去每月多支出16%,黄老家里的空调不用了,冰箱则成了储存柜。
  黄老说,目前碧峰小区的电价每度物业要收0.65元,高出国家规定的0.56元整整9分钱,而最高时电价甚至达到了每度0.7元。
  由于碧峰小区是经济适用房工程,像黄老一样居住在此的普遍是桐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和经济困难户,高昂的电价让他们使用一些普通家电都成了奢侈。不少家庭重新用起了煤炉,冲起了开水。
        投诉6年渐失信心
  为了把电价降下来,从2002年小区业主入住开始,电价的“抗战”就一直进行着,去消协投诉、写人民来信、上网发帖、甚至拒缴电费……但遗憾的是,6年来电价依然高高在上。
  小区居民宋老说,电价高,不合法,居民怨声大,但谁也不敢不缴电费,不然物业随时会拔你的电表。
  2007年10月,小区居民戴治国不满高昂的电价,3个月没缴电费,结果电表被小区物业拔掉,此后为了恢复供电,戴治国不得不缴给物业20元滞纳金。而这之前,他还缴了一次40元的滞纳金。
  像这样的事,在碧峰小区并不鲜见,就在戴治国同单元4楼的一户人家也曾因类似的情况被拔掉了电表。
  由于长期投诉无果,该小区的居民也渐渐失去了信心,“谁叫咱是经济适用房,便宜的哪有好货?”一位居民如是说。
         物业收电费的背后
  为何碧峰小区物业“狗拿耗子”收起了电费?高价电又是如何产生的?桐城市房产局是碧峰小区开发商和物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为此记者采访了桐城市房产局。
  该局吴兆远副局长说,碧峰小区物业收电费,收高价电是迫不得已,原因是他们无偿将投资建设的配变电设施移交给供电部门,对方却不肯接受。由于电损严重,碧峰小区物业到户抄的用电度数远远大于供电部门从配电房总表抄的用电度数,为了收支平衡,该物业不得不提高了电价。“就是收取0.65元的高价电,他们还是亏损,从2002年至今,小区物业已经贴了8万余元的电费”。
  无偿移交电力设施如何吃了闭门羹?
  桐城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程兵说,这是由于碧峰小区投资的配变电设施远远达不到移交的标准。根据规划,碧峰小区可入住800多户居民,然而开发商只投资建设了两个400千伏安的变压器,即平均每户居民用电容量不足1千瓦。
  程兵打了个比方,一个电水壶的耗电量是每小时1千瓦,如果碧峰小区的800多户居民同时使用电水壶,小区的变压器就会承受不起甚至燃烧。另外,碧峰小区变压器容量小、入户线径细也造成了电损严重、用电高峰时电压低等问题。
  安全隐患早已暴露,去年夏天,碧峰小区一个400千伏安的变压器终于不堪重负严重烧毁。
        谁是高价电受益者?
  小区变配电设施建设由谁买单?移交要遵循怎样的标准?
  根据国家建设部建计[1998]123号文规定,新建住宅配套供电工程,供电容量应满足人民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并符合国家或有关行业标准。室外配电设施投资摊入建房成本的,产权应无偿移交供电企业运行管理。未摊入建房成本的,由新建住房地单位负责运行维护管理。
  而根据国电安运[1998]669号文规定,小区内变电容量和配电容量应能保障今后30~50年内不再改造,其供电能力达到新建居民住宅每户4~10千瓦的水平。而2007年8月6日,桐城市经济委员会也下发通知规定,桐城居民区用电容量最低不得少于4千瓦。
  既然有章可循,那么碧峰小区变压器“小马拉大车”,是设计有误,还是用电量上涨计划赶不上变化,或者另有隐情?居高不下的电价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谁又是这场高价电的受益者和受害者?
  记者从桐城市房产局给桐城市建设局的一封信件上,意外发现碧峰小区原规划总用电容量为1600千伏安,而实际上开发商投资建设的变压器用电容量仅有其一半。
  对此,桐城市房产局的解释是,碧峰小区还没有完全竣工,他们还准备建设一个变压器,以达到规划时的标准。但对于在哪建设?有没有时间表?需要投资多少钱?为何不一次性投资?桐城市房产局没有给出答案。
  据了解,为了将碧峰小区的电费降下来并排除安全隐患,今年初桐城供电公司曾向桐城市房产局提交了一份电力改造预算方案,一共需要300余万元的资金。桐城供电公司的想法是,桐城市房产局和他们各承担一部分费用,然而此事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桐城市房产局吴兆远副局长说,碧峰小区是经济适用房项目,其售价经物价部门审批,目前小区建设已基本结束,开发商没有能力承担。
  对于物业长期收取高价电,采访中桐城市物价局叶文龙副局长表示,他们将迅速上报市有关领导,依法查处。
  “经济适用房是民生工程不是便宜货,不管是什么原因,都不该将本该一次性投资的电力成本,通过长期收高价电费的形式,摊到每个住户的头上,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小区一位居民说。
        图为去年夏天,曾因不堪重负而烧毁的变压器所在。    胡瑞琨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