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农保基金管理路在何方?

作者:李大永 文章来源:安庆新闻网 点击数: 日期:2008-6-16 11:06:23      “许多经办机构都会从每年的新增保费中提取3%作为办公经费。这是农民的养命钱,怎么能拿呢?”市农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但是如果不拿,政府的财政补贴又很少,维持基金运转的经费让很多经办机构觉得入不敷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运作和管理存在颇多现实窘境,相关管理亟待规范,而上述基金经办机构提取农民新增保费3%的行为只是露出的冰山一角。
  该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下,因为农民参保热情不高,参保人数少,即使每年从新增保费中提取3%也没有多少钱,但是提取管理费实际是侵占投保人的利益,提取管理费也违背了“非盈利性”的初衷。
  据悉,截至目前,我市农保基金已经累计达1亿多元,有6600多万元交给省农保基金管理中心统管,其中1000多万元为我市本级农保基金。
  市农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实现保险金的收支平衡。虽然基本方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实施对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指导和监督,但由于基金实行的是省、市、县三级管理,按比例分级使用,职责和义务不明确,出现运营风险无人承担,基金运营缺乏较好的约束机制等问题。
  其次,我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增值渠道单一。根据民政部民保函(1999)55号文件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有两个增值途径:一是存银行,二是买国债。因为农保基金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积累规模小,管理运营层次低,与保险大数法则的数量要求存在差距,因此收益率不高,保障功能低,运转成本高昂。
  因为有关规定使得农保基金不能有其他的保值增值手段,同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缺乏投资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但是1996年下半年以来,银行利率不断下调,再加上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要保值已经相当困难,更不用说增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农保基金帐户利率1991年为8.8%,1994年为12%,1997年为8.8%,1998年为6.8%,1998年5月为5%,1999年为2.5%,目前为4.14%(银行存款一年期利率)。由此可以看出,为了使资金能够平衡运行,养老保险帐户的利率只好下调,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更是大打折扣。农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参保农民最高每月领到400元,最少的每月只能拿到2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