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日期:2008-5-22 9:26:26
他没有多少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十几年来,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地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了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就是安徽铜陵京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第一工程处施工员商旺平。
商旺平,安徽省望江县人,个头不高,长得结实精干,喜留平头,绰号商平头。1992年高中毕业后走向了建筑行业,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到班长、质检员再到施工员,10多年来他参施了19个工程项目,累计施工总面积达80余万平米。2005年参加了首都机场3#航站楼的建设,2006年投入到国家体育场工程的施工,任该项目部施工员,全面负责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奥运工程民心所系、国人重托,世人瞩目。施工前夕,商旺平就坚信一条理念:要务实求真、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做了工程的施工工作,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赢得世人的评价。
唱歌看人气,打仗靠士气。施工伊始,商旺平组织召开了“我为奥运添砖瓦”的全体职工动员大会,大会上商旺平向工人详细地灌输了奥运工程的重要性、特殊性,使职工真正认识到了能参加奥运工程的建设那是一份责任、一份荣耀、一份使命。动员大会的召开,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凝聚了力量,为今后的组织施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家体育场工程工期长、工程量大、施工要求高,新工艺新技术多,为了高效优质、保质保量地完成这项工作,在施工组织上他反复比较,认真分析,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施工效果的小环节,在施工现场的指挥上更是严细认真、精益求精,不怕苦、不怕累,坚守施工现场。俗语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身为工程负责人的商旺平,时时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与同事、职工及兄弟建筑单位进行实地交流,探讨如何进行优化施工措施,如何优化施工组织设计。主动与职工打成一片,带领工人深入施工现场,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出现问题如何去处理。有时遇到工人一时没有领会的问题,他总是与工人一道带着问题跑现场,等工人学会施工措施后再跟踪管理,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从不含糊和马虎。几乎每个节假日,都能看见商旺平忙碌的身影,早上他第一个到施工现场,下午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现场,吃完晚饭他还要到施工现场转一圈,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就是商旺平做人的准则,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工人,带出了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的优秀施工队伍。
翻开2006年商旺平的施工日记,笔者细心一数,里面竟有56个不眠之夜!记得刚入施工现场第一个施工项目就是钢渣回填,总指挥部要求一个月内要完成体积4万立方米质量达10余万吨的钢渣回填任务。同时国家体育场在全国首次采用了钢渣代替传统项目进行回填,施工工艺和施工过程比传统材料回填较为复杂。由于受到了施工场地限制,哪怕投入施工人员再多,施工流水作业难以达到最佳状态。此时商旺平提出的“三班倒”方案得到项目部的一致认可,方案实施后,一天三班,班班有商旺平的身影,班班有他嗓音,他就这样整天在工作面跑着、喊着,有时嗓子喊哑了,他就顺便摸出一片早已备好的“金嗓子”含片往嘴里一送,含着药片又继续喊。这段时间他平均睡眠不到三个小时,眼睛熬得通红,有时睡意来了,对着水龙头冲一把脸了事。当时许多工人都劝他回去休息,他坚定地说:“回填哪天完工了,我自然就回去了。”工人们被他的这种执着精神所感染,个个是倍受鼓舞,精神百倍,经过28天的连续奋战,提前2天完成了钢渣回填任务,出色地打响开门红这一炮。事后,工程指挥部交口称赞:商平头,有两刷子!临时受命,雨季施工又加“官职”,2006年6月,体育场地下室工程施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其时恰逢雨季,体育场整个工程如同一口大锅,而地下室就像一个锅底,每逢下雨,整个工程的雨水就汇集到地下室,如排水处理不及时将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流程,于是指挥部成立了抗洪领导小组,商旺平任组长。商旺平深知,抗洪组长虽属兵头将尾,然责任重大,一旦失误,其后果用“不甚设想”来形容不为其过。有时深更半夜的一声雷鸣,他赶紧到施工现场与组员一道准备防洪设施,只要雨一下地,他常常是雨不停人不走。为了防患于未然,他用手机增订了天气预报功能,随时掌握天气动态。在这两个月雨季施工中他又经历了有16不眠之夜,正因为有了商旺平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整个雨季施工得到顺利实施。为了表彰雨季抗洪的突出表现,甲方特向抗洪小组发放了6000元奖金,而商旺平将所有资金购买了防暑药品、毛巾等,全部分发给了工人。9月份的地面工程开始施工,由于地面工程连续性相当强,一般采用“三班倒”方式日夜施工,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商旺平知道如果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浇水养护不到位,就会出现麻面、凹凸不平,或厚薄不一、表面不平及掉砂现象,严重时要重新翻工,费时费工费材料。作为施工员,商旺平坚持寸步不离,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环节,特别是找平压光控制严格把关,整个三天三夜的地面工程他几乎是没有合眼,长盯现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施工任务。
商旺平带头啃书本劲头有目共睹,10余年来,他是规范大全从不离身,特别是新兴的新工艺新技术之类的书籍是爱不释手。他常说平时不多充电,战时难以得心应手。现在果然派上了用场,由于本工程采用了很多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加之建筑造型比较新颖,体量大。特别是体育场大跨度的钢架结构工程,这在建筑行业上实属罕见,堪称建筑业大哥大,对于这项工程而言,它既没有新的规范标准可依循,也没有大量的试验验证和模拟计算,施工难度相当大,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商旺平积极配合甲方技术员及建筑业专家一道探讨严密的施工方案,他用自己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与建筑专家的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摸索出不同部位实施的不同措施,赢得专家的认可。后来他与专家们一起经历了几个不眠之夜,拟出了一套严密的保证体系和技术程序,终于顺利完成了该项技术工程的安装。事后,同行和专家们见到商旺平直夸:商平头,有两招。
商旺平在搞好施工的同时,始终把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由于参施工人属清一色农民工,职业规范性不强,施工中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侥幸生理。针对这一特定群体的安全通病,商旺平遵循的宗旨是从人管起,人是关键。他常说:安全生产的重点主要是管人,只要管住了人,管好人,做到人人遵章守纪,按章作业,才能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管人的本质重在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施工过程中他总是言传身教,使职工真正把遵章守纪、按章作业转化为自觉行为。特别是施工作业面的安全盲区和误区更是不厌其烦解说。正是他用这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把施工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商旺平所参施的工程项目中从来没有发生人身伤亡和重大安全事故,保持了长周期的安全生产记录,堪称施工行业典范。
干一行,爱一行,商旺平不仅能吃苦,还能善于思考,勤出小点子。比如他用废弃的钢筋自己加工小铣子,每根小铣子能节约5元的的施工成本,短废材料的利用,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工作中是战友,生活中是兄弟。别看平时在工作中对工人管得严,生活中他对工人常常关心他们的疾苦,无微不至,问寒问暖。去年6月国家体育场正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工人张振才老家打来电话:妻子因阑尾炎急需2000元现金。张振才上有父母需要善养,下供儿女读书上学,经济比较拮据,一筹莫展之际,商旺平二说没说拉着张振才一起到银行将款汇到了老家。事后张振才逢人便说:跟商工长干,心里踏实!还有在2007年春节临近时候,工人卜满红因病突然昏倒在施工现场,商旺平见状背起卜满红就往大门口跑,打车将卜满红送到就近医院,由于该医院一时查不出病因,商旺平在医生的建议下用救护车将卜满红转到了解放军第306医院,使卜满红得以及时治疗而挽救了生命。每年春节放假时,所有施工工人都能收到商旺平的慰问信。正月初的这几天,在这全年仅有的几天假日里,按理说他应该在家多多陪伴妻儿子女,然而他每年过了正月初三,辗转几个县城,走访工人,给工人千拜年,同时自己陶钱给小孩老人顺便卖些小礼品。他的这种心连心行为深深地打动了工人心,甭管哪一年,商旺平带领的施工队伍十分稳定,凝聚力空前坚固。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商旺平所参施的工程全部达到了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受到了业主及招标单位的一致好评。他连续8年被评为先进模范和优秀施工队,2004年参施的佳程广场荣获了“长城杯”和“国家优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