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全市就业施援“零就业家庭”

   核心提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改善民生的最重要途径。一个家庭如果所有成员都没有工作,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为确实解决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初,安庆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帮扶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列为全市26项民生工程之一,实行重点督办。并专门成立了“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领导小组,提出了动态管理、政策扶持、岗位援助、跟踪服务的工作要求,出台了《安庆市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实施方案》。    全市新增就业42064人
  南水社区失业人员产桂兰,是一名单亲丧偶的少数民族妇女,文化程度比较低,针对这一情况,建设街道办事处不但积极为她申请了托底安置,还多次上门,做她的思想工作,将适合她的家政钟点工作介绍给她。目前她已经成功受聘于两户人家,并受到雇主的一致好评。
  建设街道办事处除了为失业人员谋岗之外,更是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创岗。对自主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建设街道办事处不仅帮助他们进行前期项目考察、办理工商、税务登记,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还对他们的后期工作进行帮助。
  辖区居民王建莲、童荣祥夫妻都是回族居民,两人双双下岗,为此他们很是烦恼了一阵。通过社区工作站的关心和自我的心理调整,他们决定利用民族优势,创出一条有民族特色之路。他们创办了大南门街回民饮食店,主要以清真早点为主,经过夫妻俩的努力,妻子王建莲以出色的手艺使店中的“清真牛肉包”远近闻名。不久,丈夫童荣祥也接手了一家牛肉店,进行牛肉屠宰加工。如此这般,他们饮食店的货物来源更加便利,生意也更红火起来。由于经营扩大,他们需要更多的人员,得知这一消息时,社区工作站及时为他们提供就业人员。目前他们已安置了22名人员就业,其中大部分都是回族居民,解决了因宗教信仰而就业困难的部分人员工作。
  到11月底,全市新增就业人数4206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3%,其中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1939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7%,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420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05%,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5.48万人;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6.9万人,完成省厅下达的26万人的目标任务的103%,城镇登记失业为4.0%,通过扎实开展民生工程,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全市就业局势保持稳定。
   就业援助惠及城乡百姓
  今年以来,为切实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我市先后以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广开就业渠道,筑牢“民生之本”。结合我市实际,在城区先后开展了“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再就业百日帮扶”等专项援助活动,在农村开展了“春风行动”、“消除零转移就业农户”、“创建转移就业乡村”等活动,从而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援助体系,逐步形成了安庆特色的长效就业援助制度。
  按照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我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延长执行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就业援助、主辅分离、社区平台建设等促进就业政策。积极通过“证”、“卡”兑现政策。截止11月底,全市发放《就业服务卡》5000多份,发放《再就业优惠证》5867份,年检《再就业优惠证》6万多份,累计发放扶持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742笔、金额9980.2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3%,发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24笔,金额1780万元;其中今年1-11月份,发放3179.7万元,直接扶持创业者657人,带动5800多人实现就业。
  为了让就业困难人员能够稳定就业,我市大力开展技能援助行动。今年,全市进一步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制度,为本地经济发展造就更多的劳动者。2008年11月底,我市劳动保障部门培养申报新技师380名,提前并超额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培养高级技术工人820余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500多人。积极推进农民工技能培训,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和进城务工人员技能提升行动,在乡镇建立100个培训基地,已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9万人,其中有2.6万人取得技能资格证书。
  通过“五级就业服务网络”积极主动搜集、发布空岗信息,促进岗位有效对接。为扎实开展就业援助,今年春节前后,我市积极开展了“五项就业服务承诺”,公布了各县市区就业援助热线电话,为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农民工等各类劳动者开展专项援助,承诺在一周内提供合适就业岗位,并通过报刊、电视、手机短信发布岗位信息、培训信息,在招聘会现场为求职者发放“春风卡”、“就业服务卡”,开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和政策咨询,为劳动者维权支招。据统计,我市在“再就业百日帮扶”期间共组织招聘活动50多场次,共有近千家企业,提供岗位2.1万个,万余名农村劳动者达成用工意向。
   开展帮扶活动
  我市将“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作为劳动保障部门解决一系列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去年以来,全市劳动保障部门通过调查摸底、多渠道开发岗位、百日帮扶个性化援助等措施,重点开展了对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帮扶,建立并实施了零就业家庭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在城区通过开展“就业政策进社区”、“就业援助进家庭”、“社保补贴送到人”、“就业岗位送上门”等活动,到11月底,新增就业人数42064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3%,其中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19391人,完成目标任务127%。
  在乡村,大力开展了“消除零转移就业农户”行动和创建充分就业乡村活动。今年以来,我市针对全市“零转移农户”家庭开展了入户调查工作,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协管员、村民组信息员深入农户家庭,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对全市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转移就业状况、回乡创业情况、劳动力流动状况、就业愿望等情况,建立基础台帐。对“零转移农户”实行调查(申报)认定制度,按照家庭申报,村协管员核实、乡镇审核、县区认定的程序实施。对登记认定的“零转移农户”明确帮扶责任人,制定具体帮扶计划,为“零转移农户”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年初即下发了《安庆市消除零转移农户及创建“充分转移就业乡村”活动方案》,对全市消除零转移农户及创建“充分转移就业乡村”进行了规划,明确了实施步骤和充分转移就业乡村考核评比标准。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努力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并依托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大力开展就业援助,有力地促进了城乡统筹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在153个乡镇、19个街道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工作人员达400余人,在1608个行政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协管员。2005年起,我市开始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和就业调查统计制度,及时更新劳动力数据库,截至目前,已经为城区40多万劳动者、农村200多万劳动者建立了数据库。2006年实行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计划;2007年,启动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计划,全市农民工技能培训人数达39103人,共有3万余人通过培训成功实现就业。今年,我市被确定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我市在已建成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就业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五级”网络建设,在村民组设立信息员,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市乡镇(街道)、社区、村、村民组的全覆盖。目前,我市在市、县、乡镇共建立公共及民办职业介绍机构100多家,就业培训机构60余家,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和开展就业援助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链接
  自11月中旬以来,安庆市劳动部门扎实开展了城乡就业援助百日帮扶活动,经过宣传动员、开展调查摸底和集中帮扶等举措,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12月20日,全市(含县区)共走访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2775户,新出现城镇“零就业家庭”户数71户,其中市区3户;走访农村困难家庭万余户。对返乡农民工的监测和对本地企业摸底调查显示,到12月20日,全市返乡农民工已达7.8万人,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就业转失业人员达6300多人。通过帮扶,全市524户“零转移农户”和71户“零就业家庭”全部成功实现“脱零”,全市有近万名富余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实现就业创业。
  近日,市劳动部门又向社会公开城乡就业援助“百日帮扶”五项就业服务承诺:为新出现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农户”和返乡农民工,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就业信息、1次职业指导、1次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不挑不拣5个工作日内推荐一名“双零”家庭(农户)中有就业愿望成员实现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后再次失业的,劳动保障部门实行“一帮一”、“手拉手”结对帮扶服务,不挑不拣5个工作日内负责推荐新的就业岗位;凡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自失业的次月起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为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提供失业登记,并发放《就业服务卡》,免费提供职业介绍、就业信息、1次职业指导、1次职业培训或创业培训,不挑不拣5个工作日内推荐就业岗位;为从事个体经营或赴境外就业自筹资金不足且持有《再就业优惠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并符合相应条件的人员,免费进行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帮助其实现自主创业,保证每个“零就业家庭”就业。   送岗位进社区 王中群 摄   就业援助专场招聘 王中群 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