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宜城居民生活十大变化

  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磨砺拼搏。回顾过去,成就斐然,是改革开放使宜城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可喜变化
  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收入来源不断拓宽。
  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力空前解放,我市就业人数逐年增加,职工工资多次调整,非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收入渠道多元化推动居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1988年,安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79元、突破千元关口;2007年,安庆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10元、突破万元大关,与1981年人均增长了25.6倍,26年间年递增13.45%。
  居民消费观念不断转变,消费支出日趋合理。
  改革开放30年间,居民的消费观念随着收入的增加,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转变。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7754元,比1981年增长了17.77倍、年均递增11.94%。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居民在满足吃、穿、用的基础上,消费支出更多的投向住房、通讯、教育、旅游等新兴消费领域,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生活整体步入小康。
  改革开放以后我市居民消费性支出中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比例(即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2007年居民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为3371元、恩格尔系数为43.47%,比1981年的59.07%降低了15.6个百分点。居民生活水平已由贫困边缘达到温饱再跃上小康、目前正在向富裕阶段迈进。
  由“吃得饱”到“吃得好”,膳食消费更加健康快捷。
  改革开放前,市民主要以解决温饱作为生活第一追求,食品消费量较多的是大米、面粉和鲜菜;改革开放以后,食品消费较多的变换成肉禽蛋、水产品、水果等,膳食结构向低脂肪、低热量、低糖的方向发展。2007年人均消费粮食仅相当于1981年的二分之一,消费鲜菜相当于1981年的九成;肉类、鱼虾类消费量比1981年均增长四成左右,家禽增长七成,食用植物油增加一倍多,新鲜瓜果增长2倍,奶及奶制品增长了30倍。
  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服装消费走向成衣化与品牌化。
  改革开放初期,居民的衣着颜色基本是黑白灰蓝,款式多是中山装、学生装,质地大多是棉布;而今人们对衣着的消费,由单纯以御寒、保暖为主,转化为品种讲究多样化、款式趋向个性化、制作强调精细化、面料趋向高档化。2007年人均衣着支出739.28元、比1981年增长16.9倍,居民衣着支出年均递增11.73%。
  由“实用”向“享受”的发展,家庭耐用消费品实现升级换代。
  改革开放以来,由“三转一响”的“老四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收音机),到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为代表的“新四件”,各类耐用品的快速普及给居民家庭增添了浓厚的现代气息。1981年居民家庭每百户仅拥有黑白电视机37台、电冰箱2台、录音机5台、照相机5台。到2007年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5台、空调119台、电冰箱99台、洗衣机96台,已基本达到饱和;现在,我市每百户家庭还拥有家用电脑40台、组合音响25套、照相与摄像机23台、微波炉54台、消毒碗柜18台、健身器材8套、家用摩托车助力车52辆。
  住房基本实现了自有与配套,宜城名副其实地成为“宜居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集中资金重点加强对旧城区的改造,加大住宅开发力度,使得城镇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小区配套设施更加完备。1981年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6.79平方米,到2007年人均住房面积达25.5平方米,有厕所浴室的成套户比重达99.35%,以煤气、液化气和天然气为主要燃料的家庭达到99.34%,八成以上的居民居住在自有房产内,"居者有其屋"的大众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居民家庭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交通通信消费趋向国际化。
  改革开放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火车、民航陆续开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周边高速公路不断延伸,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逐步完善,极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市话扩容、移动通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又大大拉近了人们的距离,密切了大家的交流与沟通。2007年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达686.76元、比1981年增长了126.7倍、年均增长率达20.5%。目前居民固定电话拥有率达93.46%,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37部、其中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6部,拥有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108台,拥有接入互联网的电脑25.33台。
  家庭教育支出持续升温,文化娱乐生活多姿多彩。
  随着我市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城市公共娱乐设施不断完善,居民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精神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2007年度安庆市居民人均用于教育文化娱乐上的支出为1033元、较1981年增长了32.4倍、年均增长15.45%,人均书报杂志消费支出50.55元、较1981年增长了21倍。
  医疗保健消费受到重视,居民通过医保得到实惠。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有所增强,保健器具和滋补保健品消费比重逐年上升。2007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483.99元,比1981年的增长了412.67倍、年均增长率达26.1%。我市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列为重点民生工程之一,大力实行医疗制度改革,居民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看病费用也有所下降。2007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上年度下降了16.8%,今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了4.42%,不少居民家庭因此受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