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城区“问题”公厕折射管理之痛

   粪水漫溢、曲折狭窄的小弄,就是人民路262号的80多户家庭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环境。“这几年,公厕粪水多次漫溢,糟糕透了!”3月25日,小区居民钟老告诉记者。
  人民路262号由5栋居民楼和1座公厕组成,建筑多为50—80年代的老房子,其中80多户家庭未配套厕所,日常生活便离不开此间唯一的公厕。由于该公厕系60年代的旱厕改建成的,排水管道设置不规范,年久失修,下水道堵塞、化粪池漫溢等经常发生。公厕产权属于市群艺馆,未移交给环卫部门,由于资金问题,尽管群艺馆、迎江区环卫处、孝肃路街道办事处和吴越社居委等对其进行了多次整改,仍没解决根本问题。
  今年3月初,公厕“老毛病”又犯了,漫溢的粪水不仅淹没了公厕地面,甚至流至人民路主干道。“本来吸粪车每半年清理一次,可自从路口被违章建筑挡住后,吸粪车进不来,公厕就问题频发。”居民钟老抱怨道。小区居民组组长刘永玉也表示,群众纷纷找单位反映、投诉。
  据迎江区副区长刘天军介绍,这座公厕的确是个老大难,肖超英市长得知后,要求迎江区政府尽快彻底解决。迎江区政府召集8家相关单位和小区居民,于3月6日召开现场协调会,迎江区市政、环卫部门随后展开东边居民楼下水管道、西边公厕化粪池下水管道改造。截至3月25日,公厕化粪池已由环卫工人全部清理完毕,下水管道也重新铺设,小区内破损路面正在翻修。目前,为了这个“问题”公厕,有关部门投入了近10万元,改造已经全面完工。
  通过采访记者发现,人民路262号的“问题”公厕其实只是我市老城区痼疾的缩影。如今,老城区普遍存在一些因历史遗留问题而影响百姓生活的现象,如吴越街菜市场的垃圾问题。“成堆垃圾长期无人清理,滋生蛆虫。”孝肃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文红告诉记者,目前该街道虽派人将垃圾处理了,但治标难治本,老城区管理仍任重道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