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安庆人的“菜篮子”日渐丰盛

  人物:丁德春
  职业:蔬菜种植大户
  民生故事:学习农业专业的丁德春在不同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后,又重回老本行,投资“菜篮子”工程并非偶然。按丁德春的话说,随着城市发展,东郊仅有的蔬菜基地日渐萎缩,2008年市政府把“菜篮子”工程纳入民生工程加以扶持,蔬菜种植业成了黄金行当。
  2008年,丁德春的伟民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皖河农场挂牌成立了,首批种植蔬菜150亩,其中混合型蔬菜大棚50多亩。丁德春说,当年3月底首批苋菜收获,整卡车运到市场上,当天安庆市场上的苋菜每市斤下跌了5毛钱,市民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
  随着条件成熟,到2008年底,丁德春的蔬菜基地扩大到380多亩,按照《安庆市城郊蔬菜基地建设奖补办法》,第一批享受到以奖代补专项资金6万余元,而据他估计即将到位的第二批奖补资金也在10万元左右。
  丁德春向记者表示,2009年他计划精细耕作现有基地,加大科技投入和标准化设施建设,条件成熟可能再增加70多亩。
  背景资料: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安庆近郊的蔬菜基地基本被占用,而二线菜地尚未形成规模,基础设施薄弱,使本地蔬菜生产能力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间的矛盾加剧。2008年市政府把“菜篮子”工程作为新增民生工程之一,要求市农委牵头,三年内在城郊规划建设2万亩蔬菜基地,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
  为了确保蔬菜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市农委成立了实施领导小组,制定了《安庆市2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了鼓励、支持城郊蔬菜生产发展的《安庆市城郊蔬菜基地建设奖补办法》,规定从2008年开始四区一场(皖河农场)每亩新建钢架大棚奖补1500元,预制复合材料大棚奖补1200元,竹木大棚奖补900元,新建常年专业菜地奖补200元,老菜地奖补20元。
  在有关各方的积极努力下,这项民生工程得以迅速顺利地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2008年12月20日,三区一场已落实新增蔬菜基地8550亩,超额完成当年8000亩的新建蔬菜基地任务。
  为进一步推进城郊2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安庆市政府对2008年新增的蔬菜大棚进行了验收奖补,经市农委、市财政局核查验收小组核查认定,2008年全市第一批新建蔬菜大棚550.64亩,第一批以奖代补专项资金79.87万元全部落实,第二批以奖代补专项资金120万元将于近期发放到位。
  按照安庆市有关规划,2009年市郊将新增各类蔬菜基地7000亩,其中常年菜地4000亩、季节性菜地3000亩,主要分布在大观区、迎江区、宜秀区和皖河农场,截至2009年5月18日,已完成新建设施栽培蔬菜基地423亩,新建露天蔬菜基地4593亩。
  为保障2009年“菜篮子”工程实施,市农委成立技术专家组统筹解决全市蔬菜产业发展技术问题,健全和完善区、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各区成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组,负责当地蔬菜生产规划和技术服务;乡(镇)以农技服务中心技术骨干为主,成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队,负责辖区商品蔬菜生产技术服务。
  市级财政每年对全市“菜篮子”工程投入150万元以上,各区财政也采取各项积极措施,增加本级财政对“菜篮子”工程的投入。各级政府将已规划的蔬菜基地列入基本农田加以保护,建立以龙头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支持、信贷扶持的投入机制,另外还根据本地实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发达地区客商在城郊投资建设“菜篮子工程”基地,享受本地企业(大户)同等的扶持政策待遇。
  从2008年统计数据看,新建蔬菜基地产出的时令蔬菜在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和各集贸市场每天销量达12万斤以上,由于新鲜度高、品质好,运输便捷,上市后成为抢手货,使蔬菜市场批发价应声而降,使安庆市民特别是低收入市民受益。2008年本地蔬菜市场占有率也由2007年前的不足30%提高到40%以上。预计随着“菜篮子”工程发展,今年本地蔬菜市场占有率将达到一半以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