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岳西36项民生工程建设纪事

 6月17日,岳西县响肠镇敬老院工程建设工地上,施工人员正在浇筑敬老院宿舍楼楼顶。到11月份,这个岳西县内最大的农村敬老院将投入使用。届时,该县农村集中供养的五保户将达到1284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23.4%。
  2009年,岳西县在去年实施25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新增农村敬老院建设、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沼气建设、病险水库加固等11项民生工程,筹集资金2.2亿元,全力实施36项民生工程。随着各项民生工程的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正在节节攀升……
一条水泥路,方便了全村人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来往车辆又多,一天到晚都是灰蒙蒙的,现在好了,路面平坦宽阔,空气也好了。”6月19日,岳西县毛尖山乡合林村,农民储德和指着新建的水泥路高兴地说。日前,全长3公里的合林通村水泥路建成通车,成为该县今年第一个竣工通车的“村村通”工程。
  截至2008年底,岳西县共修建通村水泥(油)路460公里,120个村近20万人的交通条件显著改善。2009年,该县将借助“村村通”工程再建130公里通村水泥路。到“十一五”末,岳西县将建成700公里通村水泥路,确保村村都有一条水泥路。
  当前,在岳西各地,各类工程类民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1125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全部安装完毕,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即将完工,7所农村敬老院建设工程完成大半,3919口农家沼气池建设任务完成过半,66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多数动工。
一村一品,“订单培训”新农民
  6月18日一大早,岳西县农委科教信息科的刘和祥就和同事们乘车赶往80公里外的店前镇。在那里,他们将一人负责一村,对当地群众进行为期3天的新型农民培训。
  按照2009年度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的计划,岳西县今年要完成对80个项目村6700名新型农民的培训工作。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该县围绕茶、桑、菜、药等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为农民提供“订单培训”———围绕项目村主导产业传授群众亟需的实用技术。在培训中,县农委还结合实际编写了《农业实用技术》9万册,免费发放给农户。农技人员采取集中上课、现场实践和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群众既学到了知识,又解决了生产难题。
  2009年,岳西县还推出了多项惠民举措,扶持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3月初,该县安排110万元蚕桑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蚕业科技创新、蚕业设施建设、蚕农素质提高、蚕桑专业合作社和蚕业服务体系建设,帮助蚕农克服金融危机影响,提高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为提高农民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该县今年进一步扩大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品种和范围。在继续将省定品种作为参保品种的基础上,该县筹集资金100多万元,将茶叶、茭白、蚕桑、西瓜等特色农产业纳入保险试点,基本实现了对大宗农作物的全面覆盖。目前,该县茶叶、茭白保险试点面积各达1万亩,西瓜2000亩,蚕桑保险达1万张种。
大病救助,给了我二次生命
  “我5年前就患上了心脏病,一直在吃药。是大病救助款,帮我减轻了医药负担,稳定了病情,感谢党和政府,给了我第二次生命……”6月17日,岳西县响肠镇新浒村的秦林发老人激动地说。因为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加上家境困难,秦老已连续3年领到了2000多元的大病救助款。今年以来,该县已为386名困难群众发放大病救助金近百万元。
  2009年,岳西县借助城乡医疗救助、城乡低保、五保供养、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和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等民生工程,努力解决各类困难、弱势群众的生活困难,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县民政局修订完善了城乡低保方案,对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开展了积极探索。县财政已将今年第一、二季度五保对象生活补助费335万元、农村低保资金769万元拨付并发放到位。县残联完成了对3824名城乡重度残疾人的建档工作,正按照省市要求开展生活救助金的发放工作;今年将实施复明手术的38例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已经确定,将于近日进行手术。    林智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