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记者接到家住枞阳县老洲镇大桥开发区东南街的周先生投诉,包括他在内的一条街二十多户居民房后没有排水管道,一旦下雨,雨水无法外排,流向家中,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记者赶到现场时,房内的雨水已退去,但水渍仍然依稀可见。周先生告诉记者,他们是“移民建镇”的最后一批拆迁户,1999年8月住进来时,镇政府对他们承诺通水、通电、通污水管道,并将屋后的1.5米作为公共排水面积,统一安排修建排水管道。但十年过去了,一遇到下雨天气,全家就做起了防汛工作,在后门口堵起沙袋,拿起铲子、锹等工具向屋外舀水。现在他们屋后的地皮被有关部门卖给其他村民建房,由于建房时地基加高,并占用了部分公用排水面积,导致周先生家宅院后门外排水更加不畅,且后屋墙面渗水潮湿,墙皮脱落。两家多次交涉未果。
记者随即赶到老洲镇政府了解情况,老洲镇村镇建设办徐观立主任向记者介绍说,关于这个问题,镇政府一直在积极的寻求解决办法,也曾多次安排双方当事人协调解决,但因产权界定不明确,此事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徐主任表示,会将此事向上级分管领导汇报,争取早日解决排水问题,保证居民正常生活。本报记者也将继续关注事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