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宜城夏天的“菜篮子”

  超市内品种繁多的无公害蔬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但“天”有不测风云,近年来,红心蛋、多宝鱼、苏丹红、三聚氰氨等各种食品安全事件接二连三,让老百姓对于食品安全产生了诸多疑问,食品安全因而也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今年6月,《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该法紧扣食品安全,针对食品从农田到餐桌进行全程监管。
  八月,盛夏时节。高温不但考验着人体的极限,同时也考验着食品的安全和卫生。今年夏季我市食品安全状况如何,伏缺期蔬菜市场是否供应充足,保鲜时间缩短的猪肉市场如何把关?我们走访了“菜篮子”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为读者呈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景报道。   伏缺期,蔬菜放心吃
   时间 8月4日 21:00
  地点 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
  我市大部分市民都已经吃过晚饭,或在家看着电视,或与好友茶楼小聚,而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此时正是忙碌的时刻:批发市场内人声鼎沸,一辆一辆的装载着新鲜蔬菜的货车依次停靠在市场内外,经营商或者忙着从货车上卸载货物,或者清点着货物的数量,市场上到处都堆放着大堆的冬瓜,扎成包的蒜子,茄子,黄瓜,西红柿等等时令蔬菜。
  龙狮桥蔬菜批发有限公司汪经理介绍,夏季蔬菜市场以本地菜为主,外地菜只占交易量的两成。批发市场的经营分为两个阶段,每天晚上的9点—12点前,市场上批发销售的基本以外地菜为主。而晚上12点之后到清晨,就是本地菜批发的高峰期。
  “每年5月—9月,由于生长环境好,适宜叶类蔬菜生长,所以安庆市场上90%左右的蔬菜都来自本地区自己供应,只有10月之后,市场上以反季蔬菜为主,供应也就以外地大棚菜为主了。”汪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每天供应的蔬菜大约有60多个品种,除了我们平时吃的蔬菜以外还包括20多种专门供应酒店的精细品种,像荷兰豆,西兰花或者装盘蔬菜等。虽然现在处在伏缺期,但近期雨水充足,有利于叶类蔬菜生长,所以并没有出现往年伏缺现象,现在,每天的市场蔬菜的销量稳定在100至110万斤左右。
  凌晨时分,来自市区周边的菜农、菜贩渐渐将龙狮桥批发市场包围起来。蔬菜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市场内转了一圈,挑选了8种蔬菜样本,回到检测中心,准备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他们把蔬菜样本放入速测仪,很快电脑屏幕上就显示出了检测数字。工作人员说,从抽样检测结果看,并没有发现农药超标。
  汪经理介绍说,在2002年就认识到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投资了50万元成立了专门的蔬菜安全检测中心,并聘请了两位化学分析专业毕业的本科生,担任每日蔬菜安全的检测工作。在交易量最高峰的时段,提取当天交易的蔬菜样本进行抽查,若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蔬菜,马上要求其负责的经营商将问题产品退出市场。
   朱老板的数字生活     人物 蔬菜批发经营户朱老板
  时间 8月5日 22:40
  地点 市龙狮桥蔬菜批发市场
   在龙狮桥批发市场的东南角,一间三平方米左右的小屋里,朱老板端坐其中。一盏日光灯把屋子照得格外亮堂。一张长桌前,朱老板开始了他繁忙的蔬菜批发交易。
  大货车刚到安庆不久,朱老板正盯着自己的大货车往下卸货。一包包、一箱箱的萝卜、辣椒等各种时令蔬菜堆在他眼前的一片空地上。伙计们踩着包裹的缝隙来回走动,秤重、点货、验货。并把统计的数字报给坐在房间里的朱老板。
  “红萝卜加20斤———”小伙子跑到朱老板跟前,报上了刚秤好的重量。朱老板翻开笔记本,在红萝卜后面又添了几笔。
  时间接近23点,与卸货同时进行的就是对外批发。来自八县和贵池等周边地区的批发商和菜贩此时已经接踵而止,人声嘈杂,叫卖声此起彼伏。要在如此纷乱的环境中,准确记下各种品种的进出数量,可是需要多年经验。
  朱老板一边记着帐,一边说:“这个批发市场一建立,我就在这搞批发,到现在已经11年了,已经算是元老级的蔬菜批发经营户了,每天都和这些蔬菜和数字打交道,价格、重量,除了记在本子上的,心里还有一本帐。”
  几年前,朱老板买了一辆大货车,还请了一位司机给自己拉货。“现在主要从合肥、寿光这两个城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和在一些小市场和菜农手中进货相比,大市场的货源无论从品种、质量、价格等各方面都有保障。”
  每天,朱老板约20多吨的大货车都要来往合肥一趟,运来新鲜蔬菜。像朱老板这样的经营户在批发市场内有60余户,他们负责着7县1市和贵池等周边地区的蔬菜供应和批发。    猪肉是怎样上市的    时间 8月8日凌晨5点
  地点 市生猪定点屠宰场
  天微微有些亮,检疫员龙松却早已经工作了3个小时。一件蓝色大卦,一双黑色的胶靴,手拿检测刀、勾,以及用一只不绣钢杯盛住的滚筒合格章,这就是猪肉检疫员的全套装备。
  只见他用检测刀,熟练的划开猪的腰脊和软椎,观察是否有寄生虫,又仔细观察一番猪的内脏,淋巴结是否有肿大等病理变化。综合判定之后,龙松才认真的在猪肉上拓上图章。
  龙松今年48岁,长期熬夜的生活却未在他黝黑的脸上留下过多的痕迹,听到别人称赞他年轻,他笑说:“都工作20多年了,习惯了。”
  龙松介绍说,要辨别猪肉是否正常,可以用观感、触感和嗅觉来分辨。首先看猪肉的表皮是否干净,看肥膘肉的颜色是否洁白。如果是有问题的猪肉,肥膘肉的颜色也会异常,显现出黄色、红色,甚至发暗;再就是用手按压猪肉,观察切面有没有淤血渗出;然后就是嗅觉,如果闻起来有比较明显的腥味、骚味、腐酸味或者腐败味等异味,那么猪肉就有问题。
  “ha08,h是代表安徽省,a是表示安庆市区,08就是我的编号。”据龙松介绍,像他手上的滚筒章,编号是唯一的,每个检疫员只能用自己的滚筒章为猪肉盖章,而每盖一个章都得为其负责任。
  早上7点,检疫员一天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龙松回到办公室稍作休息,这时一位户主又开车将还未检测的猪肉带到了门外,龙松又立刻拿起工具进行检验。
  “放心,这猪肉绝对没问题。”户主这样说的时候,龙松依然按照步骤有条不紊进行检测。
  “那可要对市民负责任,你看这三头猪宰杀前完全看不出有问题,宰杀以后,才发现皮肤有很多红点,这都是出血点,而且淋巴结也肿大。”龙松指着地上放的三头病猪说,“一会儿就要将它们放入焚化炉进行烧毁。”
  据市农委畜牧兽医局检疫科副科长焦贤社介绍,每天凌晨3点至7点,是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共有4名检疫员负责该时段的检验工作。其中3名,分别对屠宰场内39户屠宰户宰杀的猪肉进行检疫,还有一名检查进场的生猪。该科包括龙松在内的检疫员共有8名,他们分班,24小时全天候检验。
  屠宰场有股浓浓的异味,“刚来的时候,是很不习惯这里的味道,但是这对于工作来说并不是大的问题,真正让我们这些检疫员苦恼的是,有时候一些户主不能理解我们的工作,当然每个人当牵涉到自己利益时候都会本能的抗争。只不过,我们还是希望他们能够理解我们一些,毕竟我们的工作要为整个安庆市的市民负责任。”龙松说。虽然国家给每个查出病猪的户主给予了500元左右的经济补贴,但是还是经常有户主,因为要没收销毁自己的猪与检疫员们发生冲突。
  屠宰场的经理焦经理介绍,目前市区市场上99%的生猪都出自这个定点屠宰场,而外地猪占了80%的比例。每头猪要想从屠宰场进入菜市,需经过四道安全关卡。除了进场查证(产地检疫合格证或运输检疫合格证和运载工具消毒证)、宰前检育、宰后检疫之外,出门时还必须验票,查看是否盖章。今年5月份以来,他们进一步加强了猪肉检疫力量,强化了猪肉检疫措施。目前,每天约有600头左右生猪供应市场。上半年查出了61头病猪,均被立即销毁。 “庖丁”半日“生活秀”    人物 肉贩徐老板
  时间 8月9日
  地点 后围墙菜市
  5:15 天微亮,这座江边小城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稍有声响在此时都显得格外真切。此时,后围墙菜市里只有零星菜贩整理菜摊,一家早点摊生起了炉火,蒸笼上冒起丝丝热气。“轰轰”地,一阵摩托车声由远至近,停在后围墙菜市双井边一个肉案前。远远看去,肉案上挂起一盏灯,桔黄色的光亮里人影憧憧。
  肉案的老板姓徐,是位30多岁的女性。她和丈夫住在城西,每天清晨,她的丈夫会跟据前几日的销售量,估算一下,从屠宰场拉回2-3头猪,一部分由她在后围墙菜市的肉案售卖,另外一部分则拉到城西四眼井菜市销售。丈夫开着三轮摩托车走后,她拿起刀,在磨刀棒上蹭了几下,开始“解猪”。
  6:30 徐老板虽然是位女士,干这行已经7、8年了。在她的手起刀落之间,一头猪很快被她分割成尾骨、筒子骨、排骨、里脊肉、五花肉等。一块块整齐地排放在肉案上。此时,天已经大亮,几家早点摊都拉开了“架势”,小巷两边的菜点也摆放上新鲜的蔬菜,一些早起的老人们,已经提着布袋在菜市转悠,菜市也逐渐热闹起来。
  分好猪肉的徐老板坐在肉案后面,手却没有闲着,拿起一把小刀,开始给猪蹄去毛。有人走近肉案,她就会放下手中的活,起身询问。
  7:50 徐老板的肉案前围着5、6位买肉的顾客,需要都有不同,炒菜、熬汤、红烧……徐老板也不着急,挨个询问起来。“要什么肉?要多少?”、“打算怎么吃啊?”、“要肥点还瘦点?”,紧接着切肉、称重、算帐、找钱,有条不紊。可能是周末的原故,来买肉的顾客比平时多了一些。送走了这批顾客,徐老板的肉案前暂时恢复了宁静。
  12:00 正午,徐老板的肉案上已经所剩无已。她告诉记者,每天进的猪肉不多,有时候一头,有时候半头,到了冬天生意好的时候,一天最多能卖两头猪。“这个季节到了中午,就已经基本卖完,为了保证每天都是新鲜的猪肉,不敢进太多货。”
  12:20 肉案上最后一块后腿肉装进了一位女士的购物袋中。徐老板收拾起割肉用的刀具,用清水清洗了肉案,收摊回家了。 [1] [2] 下一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