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野生蘑菇采摘高峰的季节,可是一些野生蘑菇毒性极强,肉眼不易分辨,稍有不慎,易于误食中毒。为此,市食药监局于8月26日,向广大市民发布餐饮消费预警公告,提醒市民切勿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以免发生误食中毒事件。
据有关专家介绍,野生蘑菇中有的含有毒菌。而我国境内约有毒蘑菇180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常见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等。毒蘑菇毒性非常强,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胃肠炎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日光性皮炎型等几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因此预防极为重要。市食药监局提醒广大城乡居民、特别是来我市及各县(市)、区旅游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采食野生鲜蘑菇,以免误食中毒。同时还要求各餐饮服务单位要保障好食品原料进货、储存、加工、烹调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禁止采购、食用野生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