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水稻后期管理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当前,我市的单季稻处于灌浆结实期,大部分田块长势好于往年,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结实率,增加粒重。这一时期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时期,建议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做好田间水分管理,确保单季稻顺利抽穗扬花。在灌浆期实行干湿交替灌溉,做到灌一次浅水,让其自然落干,使大田干干湿湿,以保持土壤通气而湿润,维持老根的活力,促进再发一次新根,保持功能叶的活力。不宜一次灌深水时间过长,“前水不清,后水不进”,达到“以水调气,以气保根,以根养根”的灌溉要求。在黄熟期不能断水过早。水稻抽穗后20~25天进入黄熟期,此时采取湿润灌溉,有利于夺取高产。一般收获前一周左右断水,只有到了黄熟末期,水稻生理需水才明显下降,于收割前 5~7天排水落干,以促进其成熟,便于收获和干燥。
病虫害防治应选择高效、环保型农药,实行达标防治,掌握好防治适期、药剂施用量和施用方法,每个农药品种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可使用噻嗪酮(扑虱灵)、醚菊酯、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吡虫啉防治白背飞虱,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咪鲜胺、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杀虫双、杀虫单等药剂防治螟虫。稻瘟病和稻曲病常发区及感病品种种植区,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春雷霉素预防稻瘟病,井·蜡芽制剂预防稻曲病和纹枯病,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
杂交稻抽穗后根系活力下降,功能叶逐渐枯黄,容易脱肥而引起叶片过早发黄枯死,稻株光合作用的能力减弱。据悉,目前大多数大穗型品种存在二次灌浆现象,如果缺肥就有可能使二次灌浆不充分或者无法进行,造成籽粒不饱满。补施粒肥能防止功能叶早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施用的方法主要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每亩用尿素0.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150克对水50~100公斤,喷施浓度为1%。微量元素喷施的浓度一般为0.01~0.1%。注意喷施时要认真看说明,不能过量,兑水量要足,以免溶液浓度过大烧苗。
水稻的适期收获,是确保稻米品质、提高产量和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据测定,以单季中、晚稻抽穗后55天收割产量为100%计算,则抽穗后50天收割,产量为94.2%;抽穗后45天收割,产量为89.1%;抽穗后40天收割,产量为85.7%,大约每早割1天减产1%,品质也会下降。水稻必须达到完全成熟才能收割,从稻穗外部形态看,谷粒全部变硬,有70%的穗轴和一、二次枝梗呈干黄色,此时谷粒已充实饱满,植株停止输送养分,此时为收获适期。
相关新闻
- 供水燃气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启动(2012-9-7 18:06:12)
- 安庆市首届首席技师评选活动启动(2012-9-6 16:35:46)
- 城市供水燃气行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启动(2012-9-6 16:20:33)
- 双节前夕 餐饮行业预订忙(2012-9-6 16:19:34)
- 近期油肉蛋菜价格悄然上涨(2012-9-6 16:19:03)
- 国家茶产业体系安庆综合试验站举行技术培(2012-9-5 16:24:58)
- 安庆市举行供水、燃气行业服务提升行动启(2012-9-5 16:24:33)
- 太湖潜山建体育场获900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2012-9-5 16:20:42)
- 安庆市加强教育收费监管(2012-9-5 16:20:09)
- 安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科技企业孵化(2012-9-4 21:4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