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潜山县是文化资源大县,有古皖国之称,但多年来,“古皖”一直是云里雾里,见不着踪影。如何让古皖文化既有说头又有看头,如何从资源大县到强县,潜山县通过实施文化工程的重建、保护项目,力争还原一部分实景原貌,让古皖文化重见“天日”。
在山谷流泉文化园,300余方镶刻在崖壁上的石刻,就是一个个文化字符,鉴证着唐宋至今潜山文化发展的轨迹。从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王安石到上世纪台湾名人谢宗安,绵延几个朝代,文人大家在潜山或小住、或为官,他们的活动丰富着璀璨的古皖文化,成为古皖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如今,后辈在修葺一新的文化园,拂拭摩崖遍览石刻,就能感受到潜山厚重的文化底蕴。
与已建成的山谷流泉文化园相比,即将开工建设的薛家岗遗址公园,是潜山古皖文化的又一品牌,这样一来,与河姆渡齐名的薛家岗将重换新颜。
距今约5500年的薛家岗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潜山县王河镇薛家岗村。遗址中能称为文化的可谓精品,而薛家岗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省政府已审核通过了薛家岗遗址保护规划,潜山县将对该遗址进行原址保护,并建立专门的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该遗址从1979年以来,经过6次发掘,揭露面积近2300平方米,发现房址、灰坑及墓葬等多处,出土文物3000多件,其中13孔石刀为世界首次发现,为研究新石器晚期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渊源,提供了实物资料。薛家岗遗址保护规划一期工程去年年底已经完成,二期工程即将启动,重点建设博物馆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安庆广播电视台特约记者汪挺松、汪明冬、葛贤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