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六尺巷”,你会想到在安庆桐城的“六尺巷”。最近在桐城又一处古遗址“周家庄”,因黄梅戏《乌金记》“明礼扬天下”的典故,与其媲美并在当地广为流传。它和 “六尺巷”一样同出清代乾隆年间,但故事中包含的“明礼安邦”的思想,至今为后人颂扬。近日,记者前往“乌金记”古遗址周家庄采访,亲身感受到了“乌金记”故事的深远影响,以及当地政府、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掘的重视,使“明礼天下”的精神得以传承延续。
在桐城大关镇缸窑村原周家庄遗址,只见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群包围着一处古门头矗立在那里,它仿佛仍在叙说着两百七十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吸引游人驻足思索、回味。
清乾隆53年,桐城北乡王家大屋富豪旺员外嫁女时陪赠全付嫁妆,另有乌金四块,玉镯一双……。但“洞房花烛夜”新郎李仪春却被杀死。桐城县官陈琳刚愎自用,他确信是新娘王桂英和教书先生周明月通奸合伙杀死了李仪春。周明月逼打成招打入死牢。周明月在监中写下书信,其妻陈氏千里迢迢来南京,逢官遇轿高喊叫冤,百姓围观尽诉冤情,并将诉状掖于发际向讼师吴天寿哭诉冤屈叩求帮助。
因陈氏救夫心切,冲入大堂,舍身救夫,撞死于总督案前。当时总督就想把陈氏到外面掩尸将事情隐瞒了事。却没想到讼师吴天寿,这时闯入大堂与总督大人对簿公堂。
故事中,讼师吴天寿为陈氏喊冤,疾书状纸,陈诉真相,痛斥宦官,拦尸闹堂,迫使总督责令桐城知县复查此案,明察暗访,几经周折,最终冤案得昭雪,乌金完璧归赵,顺礼安家,明礼天下的凛然正气,深得后人赞誉。为此,清道光年间民间艺人将该故事编成黄梅戏曲,到处传唱并形成剧目《乌金记》,被列入黄梅戏36本大戏经典剧目。
如今缸窑村周家庄仍保留着恩师周明月的古门头,现今住宅已卖于黄姓并在旧址上建起楼房一幢,唯有门头仍依旧保存了下来。
往事依稀,史镜照人。“明礼安天下,顺礼享太平”。今天,“乌金记”的故事一代一代地激励和启迪着后人,要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善解民意,为民解难,让“明礼安邦”精神在今天得以延续传承,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首要任务和责任。记者了解到,明天这里都有许多游客慕名来观赏周家庄古遗址。目前,桐城市已将周家庄遗址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一些抢救与保护的硬件设施建设正在进行。
安庆广播电视台特约记者陈志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