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色彩、活泼的装饰、居家型的陈设,亲切温馨的氛围,这是记者踏进迎江区先锋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卢萍办公室时留下的第一印象。与其说这是一间办公室,不如说这更像是一个家。
先锋社区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共有4058户人家,所住居民11827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社区带头人,卢萍自2004年上任以来一直尽职尽责,做联系政府与群众的连心针。为了优质地服务群众、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卢萍从2005年开始酝酿社区服务体系;在卢萍的带领和社居委的共同努力下,今年5月先锋社区城市生活驿站体系建成,创造性地建设了家庭生活指导室、E智空间、祖孙同乐室、民心驿站和一站式服务大厅五个服务功能室,并精心打造了民心零距离之民欢大舞台、民事和解庭、民助小分队、民生小超市和民富顾问团五个服务载体。
别看现在整个社居委一片明亮朝气,当初设计和装潢可都是卢萍和社区同事精心规划并亲身参与的。墙上的攀援植物贴纸、壁橱里可爱的娃娃器具、接待居民的“绿叶”和“红花”形状软椅、处处可见的笑意融融的志愿者照片等等,都是卢萍费尽心思本着为居民打造一个家的理念获得的成果。社区居民来到这里,感到轻松与温馨;心情好了,矛盾问题也就容易化解。
先锋社居委每个工作人员都随身带着两本记事本,一本是民情日记本,方便走访时将社区居民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及时记录下来,另一本是居民信息本,卢萍带领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要对社区居民信息进行核对。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卢萍在准备居民的信息核对工作,卢萍告诉记者,虽然国庆节前已经进行过一次核对,但因为有一位居民向社居委反映信息核对不准,卢萍决定进行一次额外的核对工作。
记者看到,卢萍的记事本封面已经被粘贴了好几次,边角也已经破损,但每一页都详细记载着社区居民的信息。有一位低保户居民独居于此,为了这位居民考虑,卢萍将他住在其他社区的姐姐的联系方式也记了下来。
卢萍还通过社区的服务载体———民助小分队帮助困难的老人。社区里失能老人余风年轻时被划为右派,由此患上了自闭症,不愿与人交流,卢萍为了能够照顾帮助他,常用卡片写上问候、关心的句子,与老人说话沟通。
结束采访时,有两位打腰鼓的奶奶来找卢萍。她们已不住在先锋社区,路过这里时,仍想回来看看卢萍,跟她拉拉家常,向她倾吐心事。
作者:曹冬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