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快讯 >

敬老月系列报道:把酒话桑麻 夕阳无限好

有分析认为,2011年至2020年这10年间,我市将与全省同步出现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社会的日益老龄化,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了解老年人休闲需求已经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话题。怎样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实现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章第三条中规定的“老有所乐”,记者为此进行了采访。


老人休闲娱乐生活其乐融融


  所谓“雪发不让青丝韧,皱容不遮红颜润”,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近几年我市老年人精神风貌越来越好。这主要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都比较好,所以表现在精神状态上,逐渐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模样。
  走进开发区菱北办事处盛唐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可以看到这里有黄梅戏、京剧、太极、棋牌、美术、门球、腰鼓、乒乓球等兴趣活动小组,常年参加活动的有几百人。据介绍,该社区大概有老年人2500多人,除去上述人员,还有不少老年人参加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比如钓鱼、台球、书画、养鸽子、花卉、根雕等等。社区还涌现出了王其锡、操基云等一批小有名气的银发人才。前者画虎在安庆是一绝,后者的黄梅戏功底深厚,创作的黄梅戏剧作不久将登上安徽大剧院的舞台。
  在迎江区宜城办事处双莲寺社区,让老年人“闲得不空虚”的休闲活动也不少。比如刺绣、编织毛衣、花鸟、游泳、书法、羽毛球等等。社居委江玉英主任说,江秀梅老人的编织毛衣水平很高。童学武老人是小有名气的花鸟达人。此外社区里一些身体有后遗症的乐观老人也经常出来参与社区的休闲活动。
  在市老年大学舞蹈班,看着大家轻盈的动作、烂漫的笑容,所有人身上都洋溢着年轻人一般的朝气和力量,谁能相信这些翩翩起舞的美女竟然都是年过半百的阿姨。市老年大学的江汪松主任告诉记者,该校有学员1200多人,开设有国画、书法、诗词、文史、英语、音乐、声乐、二胡、黄梅戏、京剧、舞蹈、健身舞、电脑、葫芦丝等十四个专业。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会有一种失落感和空洞感,在这里能充实自己,因此不仅很多结业的老年人不愿意走,社会上的老年人也都争抢着想进老年大学。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我市现有老年文艺团队205个,参加人数13474人。老年体育组织242个,参加人数10426人。在老年教育方面,现有老年大学24所,在校人数3072人,老年学校(含培训班)254所,在校人数8670人。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全市就举办各类老年文艺演出80场次,老年摄影、书画作品展90多场次,游园、棋牌、门球等各类活动300多场次。全市90%社区(村)建立了老年人协会,老年人的休闲娱乐生活可谓其乐融融。


休闲娱乐平台还有缺失


  所谓休闲即生活,娱乐即成长。老年人的休闲娱乐是一种终身的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意识水平的提高,我市老年人已经逐渐开始个性化地安排休闲生活,开始认识和开发自我的休闲价值,不断提高自我的休闲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因为一些条件缺失,导致我市老年人休闲娱乐的整体水平还不是很高。
  以老年大学为例,全市县级以上的老年大学有12所。省里要求的学员占老年人人口的比率要达到10%,我市目前在8%左右,鉴于老年大学对于引导老年人开展休闲娱乐活动有重要作用,老年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向乡镇和村两级做延伸。据了解,现在老年人用手机的比较多,有开设汉语拼音教学班的要求。此外,他们对于烹饪、花卉、摄影、象棋、围棋的接触学习愿望也比较强烈。有业内人士指出,应该将老年学校的校舍建设加入民生工程,通过调剂、新建等方法予以解决。如果硬件问题能够搞定,那么凭借我市的多年经验,软件上的问题自然能迎刃而解。
  类似的,城区不少老年人的闲暇时间主要用于看电视、打麻将和三闲(闲呆、闲聊、闲逛),低层次的休闲娱乐方式占据了他们生活的主要位置。用于读书、技艺创造、艺术欣赏、体育运动等休闲活动的时间则很少。这主要是因为适合老年人娱乐休闲的场所和活动并不多。社区老年活动中心不是数量少,就是条件有限。虽然城市生活现代化加快,歌舞厅、夜总会、健身房、网吧、KTV等休闲娱乐场所越来越多,但真正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却少的可怜。老年人休闲场所少,就只能局限在一些公共场所休闲娱乐。不少老年人甚至坐公交车集中在程长庚塑像处听黄梅戏、下棋打牌就是证明。只有极少数老年人能有条件去接触新鲜事物和对此抱持积极态度。比如上网冲浪,去电影院看3D电影,玩一些比较新式的运动,比如桌球、网球等等。
  记者采访获悉,当今的老年人群都经历过过去特定的历史时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休闲娱乐观念。现在虽然生活条件提高了,老年人希望拥有健康和尊严,能更好的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但现在社会对老年人相关的各项支持服务还比较欠缺,不能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导致老年人在退休之后的休闲活动还停留在打牌逛街等打发时间的层次,远远达不到愉悦身心的程度。1992年春晚小品《妈妈的今天》里赵丽蓉老师一句台词道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声:“你以为老年人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再找个老伴,这就幸福了?不对,我们还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让老人享受关爱实现“众乐乐”


  现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问题越来越多地为社会所关注。在3月份召开的全市老年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和本月召开的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已经传达出了这种趋向。怀宁县新建的老年大学已经封顶,计划中桐城新建的老年活动场所达到了6000平方米。社区方面,全市现有老年活动中心(站)594个,各类老年人活动场所面积达10万平方米。随着对新建居民小区和旧城旧村改造,我市将养老服务设施一并纳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通过新建、购买、租赁或改扩建老年活动中心等措施来进一步为老年朋友创造近悦远来和温馨舒适的活动天地,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快乐、自信和幸福。
  另据了解,目前全市建有公办福利院9个,农村敬老院193个,老年公寓16个,有17466位老年人实现了机构养老。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社会保障养老与上述几种养老方式相结合,我市老年人的后顾之忧正越来越少。
  有关人士认为,让老人老有所乐,政府、社会、家庭要对老年人进行关爱。除了加强社会保障,多建一些老年人活动中心,还要多开展一些适合老年人参加的集体活动。我市不少街道社区开展的诸如组织老人旅游、参加广场舞蹈、召开老年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就非常好,可以根据老人的不同爱好,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活动,调动老人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老人真正“乐”起来。与此同时,要想“老有所乐”,老人们也应该主动参与各类社会活动。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参与进去,才能找到快乐。相信有益于老年朋友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悦的活动,肯定不致于除了玩麻将、打牌就再无其他了。社区里面牛人多,不妨请出社区老年朋友中的“能人”、“达人”,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和特长,经常地举办一些养身之道讲座、时事讲座、花鸟、书画、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英语会话、交际舞、声乐、摄影、烹饪等等,应该是能办到的,也是能受到众多老年朋友欢迎的。

 

图为安庆市老年大学内学员认真学习舞蹈。 徐火炬 摄

作者:李大永 马世云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