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概况 | 安庆论坛 | 跳蚤市场
安庆地区综合门户网站

春运里那些酸甜苦辣的爱情故事

2013-2-18 17:31:12 安庆热线 来源:安庆新闻网 浏览次 【 】【打印】【关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出发时刻。在火车站“汹涌”的人群里,每个人脸上似乎都多了一层忧愁。因为离别,就在眼前。在站前广场上,一对又一对年轻的恋人们,他们相拥而立,抓紧上车前的最后时间,拥抱、亲吻,相互倾诉着离别的不舍;也有一些情侣,他们手牵着手,一起买票、检票,一起出发。他们脸上没有离别的泪水,更多的是甜蜜;而那些年纪较大的老夫老妻们似乎没有什么,朝对方一个微笑,互相叮嘱照顾好自己,挥一挥手径直离开。
  2月16日和17日,记者在火车站随机采访了几位即将分别或一起出发的恋人、夫妻,在与之聊天中感受他们爱情的甜蜜和忧伤,和对分开离别的无奈。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


  2月16日下午4点。由安庆开往西安方向的K708次列车检票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一直坐在站前广场一处的朱磊和自己的女朋友汪淳,再次拥抱在一起。
  “来了还没多久,就已经抱三回了。一会走可别再抱了。”一旁的记者靠近他们说明来意后,朱磊显得很不好意思地说。
  朱磊年纪不大,只有24岁。目前在西安某空军部队服役。2007年入伍之后,每一年年底探亲假他都会回到安庆,春节后再坐火车回西安。“唯一不同的是,2009年之前春节都是父母送我上车。后来认识了她,以后每一年都是她来送我的。”朱磊向记者介绍。
  说起朱磊和汪淳的相识相恋,还挺有缘分。那时朱磊刚到部队,没事的时候经常给家乡的老同学打电话。一次在和一位同学通话时,听到了电话那头有一位姑娘的笑声,朱磊当时就向同学打听是谁。同学告诉他是一位校友,并打趣说等朱磊回来就介绍他们认识。
  “一直到2009年年底我才真正见到了她,自此便一见倾心。”朱磊大方承认。那年的春节,汪淳答应了和朱磊在一起。然而仅仅几天之后,他们就不得不“分手”。“他的探亲假就十几天,假期完了必须准时赶回部队报到。”汪淳说,刚刚相恋就要分别,她的心中除了不舍之外更多的是牵挂。
  那一年,送走了朱磊后,汪淳在车站门口徘徊了好久才最终离去。“当时一直在想,你要是不走该有多好。但事实是不可能的。我是不是挺傻?”汪淳面对面问朱磊。
  2011年春节过后,汪淳第二次送朱磊上火车。2012年,第三次。这一次,已经是第四次了。“每一次分别,我都尽量不去想着太多,毕竟我是女孩子,想的太多眼泪就会止不住地往下掉。所以我们俩分别时总是约定好要开开心心的。”汪淳说。
  半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广场的喇叭提醒乘客开往西安方向的列车开始检票。朱磊拿起身边的行李箱,一手牵着汪淳,走到了检票口。在检票口两人再次面对面站立。这一次,二人没再拥抱。朱磊只是摸了摸汪淳的脸颊就离开了。汪淳朝熙攘人群中的朱磊喊了声:“我会等着你回来的。”一个人站在那,久久不愿离去。


  八零后农民工夫妻:分离已成习惯


  三十岁的徐杰,在车站的候车厅内,一言不发地坐在那儿。而他的妻子谭艳萍,怀里抱着他们的小儿子隔着一个位子坐下,不上前询问完全不知道他们是俩口子。
  徐杰是一名八零后农民工。过重的生活压力让他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年轻。已经6岁的大儿子在一旁顽皮着。这对夫妻当天也将从安庆一起出发,但目的地却并不是一处。对于徐杰来讲,他不知道自己是开心还是不开心。“这一路上还能看着她娘儿仨,觉得挺幸福。可他们到了合肥后就要下车,在那儿转车回阜阳。我却还要出去打工。不打工不行啊,一大家子全指望着我养活咧。”徐杰搓着眉心告诉记者。
  这个春节,徐杰第一次来到爱人家过年。可在他看来,哪儿过年都是一样。没有读过书的徐杰说:“在外漂泊的人,过年能够和老婆、孩子在一起,还图个啥?”
  由于没有文化,徐杰在外面务工要比别人辛苦很多,且常常漂泊不定。在工地上扎钢筋和简单的木工活是他唯一会的两门“手艺”,这还是在外漂泊多年跟着别人学来的。在外务工,往往是一个工地结束后,就要去另一个地方。
  繁重的活儿让徐杰一年仅春节能够回一次家。每次回家看到了妻子和孩子,徐杰就想着能多呆几天就多呆几天。可一想到生活的压力,就不得不早早去车站买了票准备出发。“这些年不能亲眼看着孩子们长大,不能天天陪着妻子,说起来我这个做父亲、丈夫的挺惭愧。我就希望孩子们长大后能够好好读书,不要像我这样。”徐杰看着大儿子缓缓说。
  不知是长久的两地分离让这对夫妻看起来显得生分,还是两人闹了什么别扭。采访的整个过程,这对夫妻间都没有任何的语言交流。谭艳萍也未曾回答记者的任何一次提问。
  采访即将结束时,徐杰突然抬头看看一旁妻子的座位,发现没有妻子和小儿子身影,眼神里分明闪过一丝担心。没有理会记者的道别,他就快速地站起身寻找了起来。当看到妻子抱着孩子从卫生间出来后,徐杰终于对妻子开了口:“这里人太多,不要到处乱走。”


相濡以沫,相互等待


  傍晚快6点的时候,天色渐渐变黑。车站广场上愈发变得潮湿寒冷。坐在昏黄的路灯下,38岁的袁营龙将一旁的妻子紧紧搂了搂,两人脸贴着脸,相互依偎着取暖。
  看到记者走近,两人不好意思地分开。但两只手仍旧在牵着对方。
  袁营龙买的是当天的加班车车票,晚上9点从安庆开往北京西。妻子黄燕是来送丈夫的。由于记错了时间,两人下午四点钟就从冬至赶到了安庆火车站。虽然已经在广场上等待了近两个小时,但袁营龙和妻子看起来并不是十分着急。这段时间反倒成了他们话说最多的时候。“在家里还有一堆的事。也不知道跟她说些啥。现在就我们两个人,可以好好叮嘱一下了。”袁营龙憨憨地笑。
  虽然快接近40岁了,但袁营龙和黄燕的婚事却结的够迟。和很多外出务工人员一样,袁营龙在外打工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这些年来,袁营龙每年就春节的时候回家一趟。长久的夫妻两地分居,让他们一直没有孩子。
  “年前他从北京回来的时候,我早早就来到了车站。在出站口看到他的脸后,我就十分激动。等他走到我身边后,好长时间不见我也不知道要说啥,就觉得这个人既熟悉又陌生,明明知道他就是我的丈夫可就是不敢上前。那种感觉几乎每年接他的时候都会有。”黄燕说。
  令她委屈的是,春节期间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夫妻感觉,在短短几天后就不得不再次“消失”。这让她既失望又无助。“于是每次我都会送他走。看着他远远地离去,我就开始期待,期待着他下一个春节回来时候的样子。”黄燕说。
  当记者询问黄燕觉得自己的爱情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时,黄燕朴实地说:“爱情应该是相濡以沫,相互厮守。但为了生活,为了将来,我们不得不暂时放弃相互厮守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互相等待。”
  采访结束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这时广场一侧的饭店响起了叫卖盒饭的声音。袁营龙轻轻拍了拍妻子的肩膀,站起身去买盒饭。看着丈夫的背影,黄燕轻轻叹了口气。


一起出发的甜蜜


  2月17日上午。天下着雨。安庆姑娘丹丹和她的外籍男友,撑着伞走在雨中的广场格外引人关注。记者走上前打了个招呼与他们聊了起来。
  丹丹的男朋友史莱芬是个德国人,这是他第一次来安庆过春节。和其他即将分别的情侣不同的是,这趟旅程他们两人将一起出发。不用面对离别的忧伤,他们两个人脸上看起来似乎只有甜蜜。
  聊到两个人的相识,丹丹认为这完全是巧合,可史莱芬却觉得自己是对她一见钟情。“我和他是在一次朋友的结婚宴会上认识的,第一次见面时,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大家只是打了声招呼。不过他通过朋友要了我的电话号码。”丹丹告诉记者。一旁的史莱芬赶紧抢话,用蹩脚的中文说:“我每一天都会打电话给她,可是她就是不出现...”
  后来,想学德语的丹丹就想到了这位大鼻子的“德国佬”。“随着交往加深,两人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每逢周末,我就会去带他吃咱们的特色早点,然后他教我德语。休息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晒着太阳、听着音乐,相互做着鬼脸……不知不觉,爱情就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丹丹回忆。
  由于东西方在生活、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丹丹和史莱芬的这段“跨国恋情”也受到了一些考验。“比如他不喜欢吃豆腐,讨厌豆制品就如同我讨厌奶酪一样。他喜欢锻炼身体,我却喜欢宅在家里,有时甚至可以宅上一个星期。”丹丹介绍,类似这些情况经常出现在两个人的生活中。一些小争吵就出现了。好在,随着感情的越来越深,两人最终都能包容和理解对方。
  第一次来安庆过年,在史莱芬的眼里,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她带我去看了高高的塔(振风塔),去了江边,还放鞭炮玩。”史莱芬笑着说。
  看着车站里拥挤的人群,德国人史莱芬显得格外兴奋。从来没有经历过春运的他,对每个人的表情都显得很好奇。一旁的丹丹用德语告诉他,会有很多的情侣在这里需要短暂的分手时,史莱芬连忙用他那不标准的中文说:“不要分羞(手)不要分羞(手)”。 

  朱磊和汪淳手挽着手坐在那儿。

 昏黄灯光下,袁营龙和妻子依偎着。

走在雨中的丹丹和男朋友很是甜蜜。

 

汪淳透过玻璃目送着男友的离开。

一对情侣在站前广场上拥抱着,久久不愿离去。徐火炬摄

 

  采访手记
  以前读金庸先生的小说《飞狐外传》,每每读到书中人物王铁匠的那段唱词,就不禁唏嘘。那首情歌这样唱道:“小妹子对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说来奇怪,那天采访时,站在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门口,看着采访过的主人公汪淳,站在那儿一直目送朱磊进了车站。我的脑海里就冒出了上面的这段唱词。
  像这样如同情景剧般的场景,在春节后的火车站,几乎每一天都在不断上演。且不仅限于“妹子送情郎”。我就亲眼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年人手牵着手,一方将另一方送入车站里。自己一个人站在广场上,等待火车的汽笛声响起后,送别爱人的她独自默默地离去。整个过程,我都不愿意上去打扰,那是属于他们的离别时刻。
  由此,我又想到,就在十来天前的春节临近之际,我也是在火车站采访。在出站口。那些正在等待火车到站的一张张表情,是那么的开心、激动甚至甜蜜。短短的几天时间,从相聚到离别。这真的是一个奇妙的地方。我突然意识到,不大不小的火车站,就像一位电影导演一样。将我们平凡人的爱情故事搬到了候车厅门口、搬到了站台上,让我们去感受属于这个时代所浓缩的相聚与分离。
  其实,上演的又何止是爱情故事?    

作者:王虎

[责任编辑:不详]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条款 | 客服中心 | 网站招聘 | 建站服务 | 友情连接 |
Copyright 2005-2008 www.aq365.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安庆热线
Mailto:webmaster@aq365.com TEL:0556-8788365 1386660295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1.B2-20070020 皖ICP备050006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