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镇文化综合站见闻
初春的早晨,寒意仍浓,薄薄的雾气笼罩着乡野,宁静的怀宁县月山镇便在一片爽朗的笑声中苏醒过来。日前,记者来到镇中心的综合文化站,感受着月山人的快乐生活。
这是一个小有年头的院落,褐红色的大理石上金色的“月山镇文化综合站”的字迹隐隐有些发暗,角落里参天的香樟树印证着岁月的痕迹。院子里,聚集了老老少少正在健身的群众,慢跑、打太极、跳绳、舞蹈、打球……一边伸腰踢腿、一边聊着家长里短,人们的欢声笑语和着枝头的鸟鸣,奏出一曲和谐动听的晨曲。
“我每天都来这里伸展手臂、腿脚,这些健身器材,帮了我很大忙,你看我这手、脚比以前灵活多了。”正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的刘银球老人,因为中风,右半身行动僵硬。每天早上她都拄着拐杖来这里运动一两个小时,身体已经有明显康复迹象。薄雾渐渐散去,晨练的人们也相继离去,文化站的院落里恢复了宁静。
下午4点,放学的孩子们像欢快的小鸟一样“飞”入院中,文化站里又开始热闹起来。从活动室里取了球拍,4年级的小学生倪点和同伴飞奔着抢到了一个球台,另外7个室外乒乓球桌也陆续有孩子围了过去。篮球场上,一群青年正在打篮球,篮球、乒乓球的声音和青年、孩子们的喝彩声共同交汇成一首欢乐的歌曲。
“你是我天边最美的云彩……”傍晚时分,文化站里音乐响起,广场上近百名女性翩翩起舞,一场自编自导的广场舞跳下来,个个面颊绯红、额角冒汗。35岁领舞孙红英笑着告诉记者:“站里给我们配了钥匙,电免费用,还安装了照明灯,在这里跳舞很开心,文化站就是我们的‘快乐老家’!”
月山镇文化综合站站长李心正介绍,文化站始建于1982年,经过几次迁址、扩大,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文化站占地4800平方米,有8个乒乓球台,2个标准篮球场、1条健身路径。2010年,文化站对办公楼维修改建,投资60万元,建成了多功能厅、书画展览厅、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室、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留守儿童活动室等,全面实行免费开放,群众的文化活动环境得到改善,文化品位得到提升。
“现在,文化、体育、科技做到年有计划、因地制宜,全镇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科技培训活动长年不断。”李心正指着一整面墙的文化活动图片向记者滔滔不绝地介绍。“杜鹃花工程”、“双百工程”、“全民健身”示范点的牌匾,在渐渐浓郁的夜色中慢慢隐去,“快乐老家”的笑声依然飘荡在耳畔,响彻在静谧的乡野间……
作者:李宏 刘伟
相关新闻
- 安庆籍著名作家潘军作品《潘军文集》在家(2013-3-6 19:53:54)
- 宿松创新机制保造林质量(2013-3-6 19:52:29)
- 太湖县小池镇余家老屋美丽变身(2013-3-6 19:51:55)
- 怀宁巾帼志愿者 引领文明新风尚(2013-3-6 19:51:02)
- 文化站一“立” 群众文化便“活”(2013-3-6 19:50:27)
- “兵叔叔”和失学儿童一起成长(2013-3-6 19:49:45)
- 巾帼健身展风采(2013-3-6 17:07:01)
- 一对一帮扶 光荣社区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2013-3-6 17:06:39)
- “天价”阴沉木找到落脚处(2013-3-6 17:06:10)
- 志愿者普及消防安全知识(2013-3-6 17:05:28)